二零二三年 优质公开课陋室铭7.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陋室铭刘禹锡1、关于文体“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文辞精炼,有韵,读来铿锵有力。本文韵脚:名ing,灵ing,馨in,青ing,丁ing,经ing,形ing,亭ing商汤盘铭: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2、作家作品简介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贞元九年进士,唐代诗人,哲学家。刘禹锡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时期,关心社会现实,忧虑国计民生。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的权贵,被贬成安徽省和州通判。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屋子。可是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间陋室。在此背景下,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了《陋室铭》一文。刘禹锡今天修复的安徽和州刘禹锡陋室花香不在多室雅何须大给下列红色的字注音德馨鸿儒苔痕案牍xīnhóngrútáidú调素琴tiáo3、字词句疏通解释下列字词惟吾德馨:惟,只是;德馨,品德高尚。鸿儒:指知识渊博的学者。鸿,大。白丁:无官职的平民。这里指缺乏文化的人。金经:指用泥金(一种用金箔和胶水制成的金色颜料)书写的佛经。丝竹: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这里泛指乐器发出的声音。案牍:指官府的公文。斯是陋室:斯,这;何陋之有:有何陋宾语谓语宾语前置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之,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在于名词活用为动词,闻名,出名,著名灵验扰乱耳朵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使身体劳累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长到本文最富哲理,最能体现作者写作主旨的一句是什么?这句话是怎样引的?本文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陋室不陋的?试结合文章的语言加以分析。陋室铭设喻引题山仙水龙喻喻陋室德馨陋室不陋环境清幽生活恬适古贤自喻反诘点题交往高雅类比比喻托物言志安贫乐道高洁伟岸默读全文思考下列问题1、作者明明在颂自己的陋室,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2、作者自比“诸葛”、“子云”的目的何在?3、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4、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的这种写法叫什么?5、文章以孔子的话作结有什么作用?照应了哪一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胡老师K12教育坊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从业20余年,中学高级教师,擅长公开课PPT制作等。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