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害的发生与发展.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植物病害的发生与发展本章内容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寄主植物的抗病性植物病害的侵染过程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病害的流行植物病害的预测预报第2页,共3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一)病原物的寄生性1、定义:寄生性是指一种生物依附于其他生物[寄主]而生存的能力。主要是从寄主活细胞和组织中获得营养的能力。2、分类:按病原物寄生性的强弱,病原物可分为活体营养生物,半活体营养生物,死体营养生物。第3页,共3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活体营养生物:寄生能力最强,只能从寄主的活细胞中吸取营养,大多不能人工培养。它们依赖寄主的活细胞而生存,因而寄主细胞组织的死亡,对它反而不利。如病毒、寄生性种子植物、锈菌、白粉菌、霜霉菌。(2)半活体营养生物:这类病原物侵染寄主的活细胞组织后,可以从中吸收营养,但当寄主组织死亡后,还能继续发展形成孢子。如引起叶斑病的许多真菌。(3)死体营养生物:这类病原物的寄生能力最弱。侵入寄主组织前先将细胞杀死,然后侵入在其中腐生。如丝核菌、镰刀菌、腐霉菌第4页,共3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病原物的致病性1、定义:致病性是指病原物对寄主植物的破坏和毒害,从而使寄主植物发生病害的能力。2、致病机制:(1)夺取寄主的营养物质和水分,供自己生长和繁殖。(2)酶的作用;许多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都能产生一些水解酶,可以分解植物细胞壁,使组织腐烂。如果胶酶、脂肪酶、纤维素酶、蛋白酶、木质素酶等。第5页,共3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致病机制:(3)毒素的作用;有些病原物可以产生毒素。毒素是一种非常效的致病毒物,很低的浓度即可让植物生病。(4)生长调节物质;主要有吲哚乙酸、赤霉素、细胞激素和乙烯等。许多病原物可产生生长调节物质,使植物的正常生长受到干扰。如肿瘤和生长过度,都与植物体内的生长调节物质失调有关。第6页,共3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寄主植物的抗病性寄主的抗病性是指寄主植物抵抗病原物侵染的性能,是植物的一种属性。具有一定的遗传稳定性,但也可以发生变异。第7页,共3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植物抗病性的表现类型1、感病:植物易受病原物侵染而发病的特性称为感病。发病较重的为感病,发病很重的为高度感病。2、抗病:寄主植物受病原物侵染后发病轻的称为中度抗病,发病很轻的称为高度抗病。3、免疫:寄主植物受病原物的侵入,表现为完全不发病,无症状。与免疫有关的一个概念—过敏反应:指寄主在病原物侵染点的细胞迅速死亡,阻止专性寄生物的扩展蔓延。4、耐病:植物的耐病性是植物忍受病害的性能。在外观上,植物表现感病,但植物体的恢复补偿能力比较高,病害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较小。5、避病:寄主抓某种条件下避免发病或避免病害大发生的习性,寄主本身是感病的。第8页,共3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垂直抗性和水平抗性1、垂直抗性:也称小种专化性抗性,是指植物的某个品种能高度抵抗病原物一个或几个生理小种。表现为高抗或免疫。但抗病性不稳定,不持久。会因田间小种变异而丧失抗性,从而表现为高度感病。在遗传学上,垂直抗性是由单基因控制的,表现为质量遗传。2、水平抗性:是指植物的某个品种能抵抗病原物的许多生理小种,抗病力不强,一般表现为中等抗病。但抗病性稳定、持久。因它能抗多个小种,不会因某一生理小种变化而丧失抗病性。在遗传学上,水平抗性是由多基因控制的,表现为数量遗传。第9页,共3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植物的抗病机制1、抗侵入:指寄主植物的抗病性表现在形态解剖或生理机能上具有阻止病原物侵入的能力。2、抗扩展:表现为植物受病原物侵入以后,由于它内在的因素存在,能抑制病原物扩展开的能力。细胞壁的厚度和硬度与抗扩展有关。有些植物在病原物侵入后,可以产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阻止进一步扩展。如植物保卫素、甘薯酮、氯原酸、豌豆素等。第10页,共3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植物抗病性的变异1、植物本身抗病性的变异:主要指植物的抗病基因发生突变,而使抗病性发生变化。2、病原生物的变异:病原物的致病力加强,或新的生理小种形成,会使抗病植物的抗病性丧失。3、环境条件对抗病性的影响:不良的气因素、栽培象理粗放、水肥供应不当、品种混杂等管条件,都将影响植物抗病性的发挥。相反,创造有利于植物生长发育的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植物健壮生长,均有助于增强植物抗

文档评论(0)

lanl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