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知识生成过程渗透数学基本思想 - 小学学案.docx

亲历知识生成过程渗透数学基本思想 - 小学学案.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多元作图过程,渗透类比思想学生在学习画角知识时,可以充分利用原有量角的知识和经验。学生不仅经历了画角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因此,画角时,在量角器60°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然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请同学们再比较∠1,∠3,∠

多元作图过程,渗透类比思想学生在学习画角知识时,可以充分利用原有量角的知识和经验。学生不仅经历了画角

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因此,画角时,在量角器60°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然

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请同学们再比较∠1,∠3,∠5和∠7四个角的大小,有多大,学习好资料欢迎

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张开得越大,角越大。师:经过同学们的观察与比较,得出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

亲历知识生成过程渗透数学基本思想

字数:2492

来源: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4年1期字体:大中小打印当页正文

角是学生认识几何图形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二学段的“图形认识”中指出:“结合实例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知道平角与周角,了解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之间的大小关系。”在“测量”中指出:“能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能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45°、60°、90°角。”“角的度量”更是学生在三角形分类活动中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基础。

一、经历构建概念过程,渗透分类思想

当学生学习了平角、周角的概念后,为了让学生对角有更深入的理解,必须对角进行分类,理清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因此,学生根据角估认角的类型,从而加深对角概念的理解。学生通过对角的测量来修正角的类型,形成根据角的度数区分直角、平角、锐角、钝角和周角的策略。学生对下列角自主估认、测量、分类后,进行交流并汇报。

生1:∠1和∠6是锐角,因为这两个角比直角小。经过我的测量,∠1的度数是45°,∠6的度数是50°,我的估认与我的测量结果相同。

生2:∠3是平角,因为平角的两条边在同一直线上,与量角器经过中心点的0刻度线完全重合,度数是180°。∠5是周角,因为周角是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所成的角。当周角的一条边绕它的端点旋转到同一直线上时形成平角,这时正好是180°;再旋转到两条边重合在一起时,等于2个平角,所以∠5的度数是360°。

生3:∠2和∠7是钝角,因为这两个角比直角大。经过测量,∠2的度数是120°,∠7的度数是130°。∠4是我的估认与实际测量不相同的,我估认∠4是锐角,经过测量发现∠4是直角。

生4:我想补充∠7不需要测量也能知道度数,因为∠6和∠7形成一个平角,已测得∠6=50°,所以∠7=180°-∠6=180°-50°=130°。因此,∠1和∠6是锐角,∠4是直角,∠2和∠7是钝角,∠3是平角,∠5是周角。

生5:我和同桌通过填表的方式来研究角的分类。

生6:我还知道各角之间的关系,因为锐角<90°,直角=90°,90°<钝角<180°,平角=180°,周角=360°,所以,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生1:长度标注在直角边的三角尺,我的估测与测量的结果是相同的,分别是90°、60°、30

生1:长度标注在直角边的三角尺,我的估测与测量的结果是相同的,分别是90°、60°、30°。生2:长

20°、135°的角。我能想象出30°、45°、60°、90°、120°、135°角的大小。三、经历

用量角器画的,因为我们已经学过量角的方法,所以用量角器画角比较简单。在用量角器量角的时候,先把量角器

6大15°。生5:四个角测量的结果与我们拼的结果一样,而且,我从四个角的比较中发现角可以看作一条射线

生7:我想补充生6的各角之间的关系,1平角=2直角,1周角=2平角=4直角。

要对角进行有效分类,确定分类标准是至关重要的。学生经历估认角的类型、测量角的大小后再根据角的度数对角进行分类,逐步概括并形成角的概念。正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所指出的那样:“通过多次反复的思考和长时间的积累,使学生逐步感悟分类是一种重要的思想”。

二、经历估量、测量过程,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根据给定的角来估计角的度数,根据角的度数来想象角的大小,是学生学习角的度量的难点。如何让角的图形与角的度数有效结合?学生一组组地进行观察和比较,判断每组中两个角的大小(如图2)。根据学生的原有认知,绝大多数学生认为

文档评论(0)

刘jia老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一线学习资料,欢迎下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