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行为特征-PPT.ppt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群体行为特征一丶社会助长作用三丶从众行为四丶去个性化二丶社会抑制作用*社会助长作用

社会助长作用,就是指由于别人在场或者与别人一起活动时带来的工作效率和绩效的提升。特别是对于从事简单的、熟练的、体力性的劳动,助长作用尤为突出。即体现在:满足心理需要,增长勇气信心;消除单调疲劳,强化个体行为。社会抑制作用社会抑制作用,是指由于别人在场或者别人一起活动时所带来的工作效率和开销的降低。当个体面临一些需要复杂思维、判断的任务或者个体对这项任务不熟悉时,群体背景对他的影响通常表现为社会抑制作用。即表现为:增加紧张情绪,干扰正常思路;引导失误发生,降低行为效率。案例(一)实验原理:在本世纪初,社会心理学家阿尔波特发现:个人单独完成任务与别人在场时完成任务相比,如果是完成同样的任务,单独完成赶不上在别人面前完成的效果。阿尔波特称这种现象为"社会助长"。(二)实验材料:两套汉语词汇。一套比较简单的,一套比较复杂的。(三)实验对象:初、高中学生、青年工人、大学都可作为被试。

(四)实验步骤与方法:1、让被试在两种不同的情况下分别学习两套词汇。一是单独一个人;另是和团体其他成员一起学习。2、记录被试在不同情况下的学习成绩。(五)实验结果处理:1、统计与分析被试在两种情况下学习不同材料的成绩,并绘制成学习曲线。2、在比较中寻找其规律性。(六)实验结果介绍:心理学科特雷尔等人的实验结果:被试在学习比较简单的材料时,有其他人在情况下的成绩。根据这一原理,我们在安排工作时,应考虑到:一般简单性劳动(如挖沟、挑土等),应在责任制前提下,尽量不让一人单独工作,这容易增加孤独感、疲劳感,降低效率;如复杂性工作(如创作,设计等),则应在进行集体讨论以后,尽量让其单独思考。社会懈怠作用社会懈怠效应是指个人与群体其他成员一起完成某种事情时,或个人活动时有他人在场,往往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时偏少,不如单干时出力多,个人的活动积极性与效率下降的现象避免社会懈怠的策略1、使群体中每个个体的贡献可识别化。2、使工作任务变得更加重要和有意义。3、不但奖励群体的贡献,也奖励个体的贡献。4、使用惩罚威胁措施。从众行为

从众行为产生的原因1、压力下的屈服和顺从,前者口服心不服,有一定的消极作用,后者心服口服,在行为改造中有积极作用。2、集体主义的自觉(前苏联彼得罗夫斯基对从众现象的另一种解释)。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1、情境的确定性程度2、个体公开自己意见的程度3、个体的个性特征4、群体的特征去个性化个体原有的个性特征完全被埋没在群体之中产生原因:a、群体成员的匿名性,也就是指个体在群体重无法被识别出其身份的状态,这种情况下个体通常认为即使自己做了不好的事情别人也不知道是谁做的。b、群体中责任的模糊性和分散性,即使出了问题,个体也不必为群体承担受谴责的压力。从众行为与去个性化的区别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从众与去个性化有什么区别?不都是个体受当时情景的影响和大家做出相同或类似的反应吗?

文档评论(0)

iri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