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的凝固新.ppt

  1.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9年4月28日四、含碳量对铁碳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含碳量是决定碳钢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铁碳合金的室温组织都是由:F+Fe3C组成的。

F具有良好的塑性,Fe3C硬而脆,

随含碳量增加,F减少,Fe3C增多。含碳量越高,钢的强度、硬度越高,而塑性、韧性越低,这在钢经过热处理后表现尤为明显。第64页,共7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09年4月28日(一)碳的质量分数

对钢力学性能的

影响当Wc<0.9%,随碳的质量分数增加,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

当Wc>0.9%,随碳的质量分数增加,强度下降,硬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含碳量越高,钢中的硬脆相Fe3C越多。工业上使用的碳钢含碳量一般不超过

1.3%~1.4%第65页,共7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09年4月28日(二)含碳量对工艺性能的影响对铸造性能的影响。对锻造性能的影响。对焊接性能的影响。对切削加工性能的影响。第66页,共7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09年4月28日五、Fe-Fe3C相图的应用选择材料方面的应用制定热加工工艺方面的应用第67页,共7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09年4月28日(一).选择材料方面的应用(作为选材的依据)1.分析零件的工作条件,根据铁碳合金成分、组织、性能之间的变化规律进行选择材料。2.根据铁碳合金成分、组织、性能之间的变化规律,确定选定材料的工作范围。第68页,共7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09年4月28日(二).制定热加工工艺方面的应用2.在铸造生产上的应用

3.在锻造生产上的应用

4.在热处理工艺上的应用第69页,共7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09年4月28日钢铁的冶炼高炉炼铁铸铁锭生产铸铁件炼钢生铁转炉平炉电炉生产钢件第70页,共7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09年4月28日转炉炼钢平炉炼钢电弧炉炼钢第71页,共7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09年4月28日感谢大家观看第72页,共7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Flash动画,表现开关通断时灯泡发光******GJZT2009年4月28日奥氏体组织金相图第32页,共7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09年4月28日3.渗碳体(Fe3C)指含碳量为6.69%的铁与碳形成的金属化合物。性能:硬度很高,塑性很差,脆性极大。形状:片状、球状、网状温区:室温~1148℃第33页,共7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09年4月28日渗碳体组织金相图第34页,共7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09年4月28日4.珠光体(P)铁素体(F)和渗碳体(Fe3C)组成的机械混合物。Wc=0.77%温区:室温~727℃特点:力学性能良好,介于F和Fe3C之间,即强度较高,硬度适中,具有一定的塑性第35页,共7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09年4月28日5.莱氏体(Ld)奥氏体(A)和渗碳体(Fe3C)组成的机械混合物。种类:低温莱氏体温区:室温~727℃P+Fe3C高温莱氏体温区:727~1148℃A+Fe3CWc=4.3%特点:硬度很高,脆性大,塑性韧性差。第36页,共7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09年4月28日铁碳合金基本组织的性能及特点第37页,共7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09年4月28日二、铁碳合金相图分析(一)什么是铁碳合金相图?是指在缓慢加热(或缓慢冷却)条件下,不同成分的铁碳合金的状态或组织随温度变化的图形。第38页,共7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简化后的Fe-Fe3C相图图中纵坐标表示温度,横坐标表示含碳量。左端100%的纯铁,右端100%的渗碳体。第39页,共7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09年4月28日Fe-Fe3C相图ACDEFGSPQ1148℃727℃LAL+A4.3%C2.11%C0.0218%C6.69%CFeFe3CT°LdLd+Fe3CⅠA+Ld+Fe3CⅡFA+FP0.77%CLd’K(P+Fe3C)P+Ld’+Fe3CⅡLd’+Fe3CⅠ

文档评论(0)

lanl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