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教案《人生的境界》教案人教大纲版第五册 精.pdfVIP

高三语文教案《人生的境界》教案人教大纲版第五册 精.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生的境界

冯友兰

一、教学目的:

1.理清文章思路,概括大意。

2.认真理解文中语句的含义,并深入探究。

3.提高学生对人生的认识,讨论我们应该追求怎样的人生境界。

4.品味随笔的写作特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人生四种境界的内涵;

2.难点:品味文中含义丰富的语句。

三、教学时数:

一课时

四、教学步骤:

一、导语:

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林语堂先生30年代曾感慨地说:“今天我们所有的哲学都是一种远

离人生的哲学,它差不多已经自认没有教导我们人生意义和生活智慧的意旨。”假如林语堂

先生看到了冯友兰先生的哲学论文《人生的境界》,他会不会这样说呢?我想,他绝对再也

发不出这样的感慨吧。(学生初读哲学论文,一般会为哲学的深奥玄妙而望而生畏。这样导

入,可以使学生了解哲学与人生的密切关系,激发阅读兴趣,消除畏难心理)

二、简介作者:

冯友兰(1895-1990),哲学家、哲学史家。字芝生。河南唐河人。1915年入北京大学文

科中国哲学门,1919年赴美留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中州大学、中山大学、燕京

大学、清华大学哲学教授。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47年

任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主席。1952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

第二至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30年代初出版两卷本《中国哲学史》,

把中国哲学史分为“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肯定了传统儒家的价值。40年代写《新理

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以程朱理学结合新实在论,构建其

“新理学”体系。建国后著有《中国哲学史新编》等,论著编为《三松堂全集》。

三、整体把握:

1.全文阐述了什么问题?

明确:文章论述哲学的任务。

2.作者为什么不以“哲学的任务”为题,而以“人生的境界”为题?

明确:按照作者的观点,哲学的研究对象有三部分,即自然、社会、人生,而哲学的任

务则是提高人生的境界,它的崇高任务正是使人取得人作为人的最高成就,以达到天地境界

这一人生最高境界。哲学则是获得觉解从而提高人生境界的手段,提高人生境界是目的。另

外,“哲学的任务”比较抽象、玄奥,“人生的境界”则比较具体、形象,和人们的生活联系

更紧密,后者更能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作者所认为的哲学的任务概括地说是什么?其具体内容是什么?

提示:作者认为哲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也就是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

境界。哲学要使人觉解道德原理,从而达到道德境界。哲学要使人了解宇宙,从而达到天地

境界。

4.说到人生境界,作者划分出四种,这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提示:作者认为中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也就是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

境界。哲学要使人觉解道德原理,从而达到道德境界。哲学要使人了解宇宙,从而达到天地

境界。

5.作者划分人生的境界其依据是什么?分为哪几种境界?

提示:作者所说的人生境界是根据人们对人生意义的觉解程度来划分的;分为自然境界

(一种蒙昧状态,不知道或者不大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有什么意义)、功利境界(心胸狭隘,他做

事只知道对自己的功利意义)、道德境界(明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为社会的利益做事,

讲道德,都有道德意义)和天地境界(心目中有宇宙的整体,他为宇宙的利益做事,他是

自觉的天民,是圣人,他与宇宙同一。)

6.结合你对四境界的理解,谈谈你对下面文字的认识。

A“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识天工,安知帝力?”“凿井而饮,耕田而食,不识不知,

顺帝之则。”(帝之则:自然法则或社会法则)

B“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C“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D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切恶乎待哉?

这题意在加深学生对四境界内涵的理解

明确:A句反映了古人尽管遵循自然法则,但不知不识这些法则,对这些法则无觉解,

其境界属于自然境界。B句以享受荣华富贵的生活为读书目的,其动机是利已的,其境界是

功利境界。C句表现了作者不以己悲,岁年老体衰仍不忘驰骋疆场收复失地的爱国主义情怀,

其是道德境界。D句顺应万

文档评论(0)

霞光满天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