铂力特:3D打印稀缺龙头,全产业链布局开启新篇章.docx

铂力特:3D打印稀缺龙头,全产业链布局开启新篇章.docx

  1.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铂力特:3D打印稀缺龙头,全产业链布局开启新篇章

铂力特:3D打印稀缺龙头,全产业链布局开启新篇章

—铂力特(688333)公司深度报告

2023年09月09日

张润毅军工行业首席分析师

S1500520050003

+86zhangrunyi@

任旭欢军工行业研究助理

+86renxuhuan@

铂力特:3D打印稀缺龙头,全产业链布局开启新篇章2023年

铂力特:3D打印稀缺龙头,全产业链布局开启新篇章

2023年09月09日

本期内容提要:

铂力特是国内金属3D打印先行者与领头羊、是全产业链布局的稀缺龙头,有望从1到100迎来业绩高速增长期,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1)市场可能担心3D打印行业应用空间有限,但我们认为,未来10年或将是航空航天、医疗、汽车、消费电子等领域技术加速迭代关键期,3D打印作为颠覆性制造技术,有望加速渗透,助力制造业升级,市场空间有望持续打开。2)随着金属3D打印迈向规模化交付新阶段,鉴于效率、成本等因素,行业或将向头部集中,铂力特有望充分受益。3)我们预计2023-2025年公司收入为14.37/21.43/30.88亿,CAGR为46.6%,归母净利润为2.64/4.65/7.1亿元,CAGR为64%,对应PE为76/43/28倍,给予“买入”评级。

复盘过去,量变到质变,3D打印或已走过从0到1阶段:1)3D打印相比传统加工工艺具有较大优势:能够实现复杂结构一体化、轻量化制造,缩短产品研发周期,材料利用率高达95%,远超航空锻造的15-25%。2)我国3D打印规模增速高于全球:2019-2022年我国3D打印市场规模自158亿增至320亿,CAGR为26.5%(高于全球11.6pct)。3)据李方正等《中国增材制造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展望》预计,2023-2027年我国3D打印市场规模有望从400亿增长至1000亿,达到2022年市场规模的3倍以上。

展望未来,军民共进,金属3D打印行业天花板有望持续打开:1)航空航天景气上行,带动装备旺盛需求:我们认为,未来10年或是我国军用飞机升级换代、批量列装,航空发动机、卫星产业加速迭代,国产大飞机、商业航天蓬勃发展的时期。2)卫星互联网与商业航天方兴未艾,航空发动机快速迭代,金属3D打印渗透率或持续提升:3D打印在运载火箭的应用呈现“零部件→发动机→整机”的趋势,RelativitySpace发射的Terran1火箭85%零部件由3D打印制造,其计划2024年发射的TerranR有望95%使用3D打印零部件;而GE数据显示,3D打印零件有望占航空发动机的50%;据铂力特公告,未来金属3D打印有望对锻铸件实现20-30%的技术替代。3)民用市场空间广阔:金属3D打印亦可应用于消费电子、医疗、汽车等领域。

聚焦金属3D打印,全产业链布局助力公司业绩高增长:1)公司成立于2011年,2016-2022年铂力特营收从1.66亿增至9.18亿,增长5.5倍,CAGR为32.9%;剔除股份支付影响,归母净利润从3133万增至2.42亿,CAGR达40.6%。2)我们认为,除了行业景气上行外,公司持续高成长的关键在于坚持全产业链布局与技术驱动:从原材料、自研设备到定制化服务等全产业链布局,持续推出自研产品,2016-2022年公司代理EOS设备营收占比自14%降为0,而自研设备占比自27.3%提至42.7%(+15.4pct)。3)经营效率持续提升:2020年推出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2019-2022年公司三项费率(剔除股份支付影响)自17.8%降至15%(-2.8pct)。

持续加强产能建设,三大业务持续共振,有望迎来新一轮高成长:我们判断,公司成长新动能:1)新产能释放:2019-2023年公司先后三次扩产,拟投入51.1亿元用于金属增材制造智能工厂等产能扩充建设项目,我们预计2023年起公司或将进入产能释放高峰期。2)跟研型号有望陆续进入批产阶段:据公司公告,截至2023年4月18日,公司在手订单合计3.67亿元,跟研型号装备包括飞机、发动机和航天飞行器,共涉及447种零部件,其中部分民用装备亦有望在2025

文档评论(0)

资源共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4202023000001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