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璜”的产生与发展.docx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摘要:唐璜,西班牙一位极具影响力的神话英雄,他的故事从西班牙传到意大利,再到法国并最终发展成了意大利歌剧《石客》。他的性格丰富多样,既有温和的情人与冷漠的负心汉,也有勇敢豪爽的骑士与庸俗猥琐的无赖,更有彬彬有礼的绅士与粗鲁暴躁的无赖。尽管他在法国和意大利都有过不同的版本,但他的魅力仍然无法被消磨。

试析唐璜故事的产生、发展与变异(比较文学范畴)

一、唐璜故事的产生

唐璜(DonJuan)这一艺术形象源于西班牙传说:在14世纪,塞维利亚地区有一个姓“泰诺利奥”、名“璜”的贵族,玩世不恭,肆意行骗,随心所欲,更以诱惑、奸淫妇女为最大乐趣。由于得到国王的庇护,受害者及其亲属都敢怒而不敢言;对口出怨言乃至反抗者,他都残忍地将其杀害。但是这个恶棍最后还是遭到报应:他诱奸教团统领唐〃孔扎戈的女儿,孔扎戈为维护女儿的名誉,与他决斗,被他杀死。教团成员们将他诱捕、处死,为首领复了仇,并扩散传闻,说他死于魔鬼手中。后来又传说,他杀死孔扎戈之后,为寻开心,邀请死者的雕像同他共进晚餐,雕像如约而至,同他握手,令他惊恐不已,堕人地狱之中。产生初期的唐璜是一个身为贵族,却粗暴、残忍、骄傲又自甘堕落的形象。

此外,人们把一些贪图肉欲享受的浪荡子的故事混杂进来,比如:唐璜〃德〃马拉尼亚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把灵魂出卖给魔鬼,后来终于悔悟,在修道院里度过余生,等等。还有,在西班牙语中,姓氏中有“唐”就代表着贵族,人们把有其他贵族的传说也集合到了“唐璜”身上,至此,唐璜的故事就产生了,随着它的流传,人们包括各国的文学艺术家又为唐璜注入了新的色彩,使之愈久弥新。

二、唐璜的发展与变异

(一)唐璜在西班牙与意大利

(1)从传说到文学作品的浮现,是唐璜故事发展的第一步。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关于唐璜的重要文艺作品是西班牙神父作家加布里埃尔〃杰列茨以

笔名蒂尔索〃德〃莫利纳(TirsodeMolina),发表的剧本《塞维利亚的登徒子》,(又名《石客》——《ElBurladordeSevillayconvidadodePiedra》,1630),作者是一个天主教神父,因此这部作品意在道德说教。但是,由于它产生时正是受文艺复兴的影响时期,从而使唐璜的形象显现出双重性:一方面,他是一个骄横残暴、自私自利的纨绔子弟,一心满足自己的肉欲,以诱惑和玩弄女性为能事,对于感情、荣誉乃至于生命,无论是自己还是别人的,通通不当一回事;另一方面,他又风度翩翩、聪明机智、敢做敢为。这部作品中唐璜被读者解读为一个对宗教禁欲主义和社会陈规陋习的大无畏的破坏者,充满生命活力的贵族少年的模范。这违背了作者的本意,但也是无可避免的。

(2)不久之后,蒂尔索的《塞维利亚的登徒子》就从西班牙传到了那不勒斯,并很快被改变成意大利的唐璜戏剧。代表人物及作品有两个:一是欧诺夫利奥〃吉利贝托于1652年在那不勒斯发表的《石像的宾客》,由于其在法国范围内的戏剧巡演,从而对法国同题材的作品具有不小影响,然作品现已失传。二是契可尼尼于1670年(也说是1640—1650年间,无从考查)对它进行的改编,喜剧《石像的宾客》。后者更为人知。此间,唐璜的名字也按意大利习惯改成为了“唐〃乔万尼”,人物增添了邪恶程度,言行举止间的高贵优雅也不复存在;唐〃乔万尼也变成为了一个无神论者,在石像前来赴宴时,表现得无动于中,在最后临死前也不愿意忏悔,这与蒂尔索的唐璜是相反的。无非,契可尼尼的改编本删除了西班牙原作的道德说教,淡化了阴森恐怖的气氛,增加了喜剧成份,在城乡各地演出,广受欢迎。

此外,17世纪的意大利还有一些即兴喜剧的作家改编的喜剧脚本,如安东尼奥〃帕桑的脚本和卞科勒里的笔记,同名为《石像的宾客》。

18世纪末,继奥地利莫扎特之后,意大利作曲家加查尼基也写了一部关于

唐璜的歌剧《石客》,并在罗马、巴黎和米兰等地成功演出,但其影响难与莫扎特的《唐璜》相比。

(二)唐璜在法国

在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和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下,唐璜的故事在十七世纪同样传入了法国,但时间上略晚于意人利。在1658、1659年法国人多里蒙和德维尼耶先后推出了有关这个传奇人物的剧本。但是大作家莫里哀的改编才真正具有价值,1665年莫里哀的《唐璜》,又名《石宴》,作品沿用了西班牙人名和西班牙传说的基本框架,但时代气息更为强烈,人物形象更为丰满。由于当时法国的政治社会黑暗无光,莫里哀笔下的唐璜是一个有双重性格的人:温和的情人与冷漠的负心汉、勇敢豪爽的骑士与庸俗猥琐的无赖、彬彬有礼的绅士与粗鲁强暴的淫棍相互对立的形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成为了唐璜的经典形象。再没有西班牙故事和剧本中的长篇大论的宗教说教,更多的是对于尘世幸福和欢乐的歌颂,对聪明机智的赞叹,对善恶、美丑等人性和道德的探索。

1713年,法国勒泰里耶创作的第一部有关唐璜的歌剧在巴黎上演。

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革命和战争频仍,动乱不已。社会各阶层,特殊是知识份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8****3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