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太空港》读书笔记五篇.docx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飞向太空港》读书笔记五篇

《飞向太空港》读后感(一)

每当我仰望苍蓝的天空,目睹五星红旗随风飘扬,一股自豪之情涌上心头。我想起中国在航天史上的种种奇迹,回想起中国人民坚韧不拔的探索精神,更思及科学家们的艰辛付出,这一切让我感到自豪。

暑假期间,我阅读了著名作家李鸣生的航天七部曲之一——《飞向太空港》。这本书讲述了中国“长征三号”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基地发射美国“亚洲一号”卫星的故事,记录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时刻。它对人类航天和中国航天历程进行了深刻而丰富的社会历史人生内容的反思,是文学从一贯表达人类内在关系走向同时探索人类与宇宙关系的一次重要尝试。

当中国的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基地为美国卫星发射做准备时,我们见证了一个年轻人以非凡的勇气、热情、智慧和毅力开辟新的文学领域——航天文学,这展示了航天文学在探索时代风云、勾勒航天史的史家与作家相结合的胸襟、眼界、抱负和气概,呼唤着人类团结合作,开拓空间文明,探索未来新家园。

一个民族从大地腾空而起,这不是一帆风顺的旅程,而是无数人的心血、青春、汗水,甚至生命所换来的。在西昌卫星发射基地,遭遇百年不遇的泥石流灾害,房屋倾覆、桥梁损毁、铁路阻断、公路崩塌,伤亡惨重。然而面对自然灾害的挑战,航天人不屈不挠,不畏艰难,众志成城,与自然抗争,战胜困难,最终重振了工程。

发射场虽非战场,却同样见证了牺牲和死亡。科学家们日以继夜攻关,有人甚至病倒在床,最终献出了生命。每一次发射都有英雄的牺牲和流血,每一次发射都浸透着航天人毕生的心血。在各种恶劣环境下,航天人依然坚韧不拔,艰苦奋斗,正是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让梦想一步步走向现实。

这就是中国的航天技术人员,他们在贫瘠的土地上播撒着现代文明的种子;他们一边从事着世界最尖端的科学技术,一边在恶劣的条件和偏远的环境中求生存。数十年来,他们默默地忍受着春夏秋冬,用智慧和汗水培育着光芒四射的现代文明。

反复品味《飞向太空港》,我的思绪万千,难以割舍。我们的祖国何其伟大,我们的人民何其有志。我们作为21世纪的少年,更应当勇于承担责任,坚持不懈,努力学习,汲取航天精神,吃苦耐劳,奋发拼搏,只有如此,我们才能为祖国尽一份力量,为国家荣光,为祖国的未来贡献我们的力量!

《飞向太空港》读后感(二)

作者李鸣生是中国航天第一人,供职于解放军总政治部。他所著的这本《飞向太空港》,讲述了中国长征三号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亚洲一号”的故事。记录了中国航天事业继往开来的辉煌时刻。

1957年,苏联的也是人类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拉开了人类寻找新家园的序幕,让人类看到了明天希望的太阳。从那儿以后,美国、日本、西欧国家等纷纷将卫星送入浩瀚星空。虽然有失败,但航天人却从不气馁。致使在当时出现了像美国,苏联这样的航空大国。

而中国是在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后近30年,才将中国第一颗同步通信卫星成功发射。那个辉煌的夜晚是每个炎黄子孙应该铭记的。中国又在1984年后将第六颗卫星发射。或许是中国的进步令人叹为观止,又或许是中国的航天技术惊为天人。美国将屡试屡败的“亚洲一号”卫星卖给中国。让这个刚展露锋芒的先前一直落后的国家来发射这个卫星。

这其中的辛酸未曾经历的人是不会知道的。中国代表团赴美屡屡遭人冷眼和羞辱,好不容易谈成一家公司,老板却破产了。虽然最后是成功的,但这是用航天人的艰辛努力换来的。

为了中国的航天事业,为了成功发射“亚洲一号”,有大把大把的工作人员无暇顾及的自己的亲人孩子,甚至常年不见。有位从北京来的年轻姑娘,因发射场上一次事故便英年早逝。一位叫于福良的火箭专家为了不耽误工作,每次都抽空给患有怪病的女儿翻身。指挥员胡世祥的母亲、岳父接连病故,但他却未能回去料理后事。只能在夜深人静时看母亲照片。

中国航天业的成功是以航天人的汗和泪,甚至生命换来的。但他们付出的这一切都是无怨无悔。

所以我们要向航天人致敬。

向中国航天事业致敬。

《飞向太空港》读后感(三)

每当我仰望湛蓝的天空,看见随风飘扬的五星红旗,一种自豪之情悠然而生。我想起了中国在航天史上的种种奇迹,想起了中国人民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更想起了科学家们的艰苦付出,我为之骄傲。

暑假我阅读了著名作家李鸣生的航天七步曲之——《飞向太空港》这本书讲述了中国“长征三号”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场发射美国“亚洲一号”卫星的故事,记录了中国航天事业继往开来的辉煌时刻。它是对人类航天和中国航天的悲壮历程所能容涵的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历史人生内容的一次顿悟,是将文学从一向表现人类自身的关系向同时表现人类与宇宙的关系迈进的一次文学远征……

当中国的火箭首次要在西昌发射美国的卫星时,我们看到了一个年轻人以异乎寻常的勇敢、热情、智慧和毅力开辟崭新的文学天地————航天文学的令人感佩的进取精神,看到了一种吞吐时代风云、勾勒航天历史的史家与作家融为一体的胸襟、眼光、抱负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5****915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多年教师,工作经验非常丰富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