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最苦与最乐》课件(共29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VIP

第16课《最苦与最乐》课件(共29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有人说快乐和痛苦都是生活的孩子,他们是形影不离的一对,我们都是在快乐和痛苦的交织中感受着生活。那么在这悲喜交织,苦乐参半的人生路上,究竟何为最苦?何为最乐呢?或许我们很少去思考,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梁启超先生的《最苦与最乐》,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新课导入

最苦与最乐梁启超

教学目标1.掌握基础的议论文知识,理解文章内容,明确作者的观点。2.学习作者简洁流畅的语言风格。3.领会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学习课文展现中心论点的写法。

作者介绍梁启超,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广东省广州府新会县熊子乡茶坑村人,广府名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幼年时从师学习,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7岁中举。后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家。维新变法前,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此后先后领导北京和上海的强学会,又与黄遵宪一起办《时务报》,任长沙时务学堂的主讲,并著《变法通议》为变法做宣传。戊戌变法失败后,与康有为一起流亡日本,政治思想上逐渐走向保守,但是他是近代文学革命运动的理论倡导者。逃亡日本后,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夏威夷游记》中继续推广“诗界革命”,批判了以往那种诗中运用新名词以表新意的做法。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1929年1月19日,梁启超在北京协和医院溘然长逝,终年56岁。

文体知识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常用论证方法:①举例论证②道理论证③比喻论证④对比论证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是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论据包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连接论点和论据的桥梁和纽带

字词积累huìshìpéiqìdūmǐnlǎnxiè恩惠契约卸却如释重负监督揽赔礼悲天悯人

海阔天空:心安理得: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仁人志士:形容大自然的广阔,也比喻想象或说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任务繁重,道路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而艰巨。死了以后才停止。指奋斗到死为止。有仁爱之心的人;品德高尚,有志向、有抱负的人。

壹整体感知

略读:就是带着目的有选择性地阅读,不在只言片语上纠缠、琢磨,不要求对所有细节都理解,不打断阅读思路,以最快的速度粗知文章大意。本单元学习的阅读方法为略读,在《叶圣陶先生的二三事》中我们已经学习,现在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方法:1.确定阅读重点:根据题目和自己需要获得的信息确定。2.可关注开头、结尾以及段首、段末语句,这些地方常常提供主要信息。3.要默读或扫读,跟阅读重点无关的地方,就快速阅读。4.把握议论文要素进行快速阅读,把握议论文三要素等。

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第一段】略读课文,用红笔圈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更加重的了。【第三段】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第四段】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第四段】人生须知道负责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第四段】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第四段】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第五段】……

【1-3】【4】“人生当勇于负责任。”(结论)【5-6】浏览课文,归纳课文三个部分的内容:论“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分论点2)论“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分论点1)这是一篇议论文,本文的题目《最苦与最乐》就是论题,即议论的主题,那本文的论点是什么?中心论点: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了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贰具体研习

一读“最苦”列举的“贫吗、老吗、死吗”与文章第二段“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做分外希望),虽然失意不苦;老、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相照应,显得结构严谨,逻辑严密。1.文章的开篇很有意思,大家细读两个句子,结合上下文,思考不同的表达,效果一样吗?原句: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情,莫苦于身上背负着一种未来的责任。改后: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原句的表达用一连串的设问,不断提出答案又不断否定。既引人注意、引人思考;又起到了突出强调最后背负责任最苦这一观点的作用。

一读“最苦”比喻论证:将“该做的

文档评论(0)

初中试题分享者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本人专注于初中语数英科的试题收集,并分享给有需要的的同学们。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1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