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1840—1919)-2021年高考历史二轮通史复习备课-(共50张PPT).ppt

近代中国(1840—1919)-2021年高考历史二轮通史复习备课-(共50张PPT).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生活思想解放经济领域政治领域重大史实阶段特征二、近代文明的探索与近代化的整体发展(1894-1919年)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清末新政、预备立宪;五四运动甲午战争后,列强资本输出;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后、一战期间,迎来“短暂的春天”康梁维新思想;实业救国思想;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社会主义思想服饰、礼仪、习俗、婚恋观念等①随着《马》和《辛》签订,中国半殖半封社会统治秩序最终确立,中国近代两大矛盾趋于汇流,集中体现为人民大众同清政府、北洋军阀之间的矛盾。②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先后提出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等救国方案,开始探索在中国建立民主政治的道路。一方面,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进入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新阶段;另一方面,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在19C末至20C初得到迅速发展。为新文化运动以及新民主义革命的到来奠定了物质和阶级基础。向西方学习发展到制度和思想文化层面。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思想、民主科学思想先后成为思想界的主流,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为中国革命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都推动了社会生活向近代化、文明化方向发展。服饰、礼仪、交通、通讯、大众传媒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894甲午战争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三民主义维新变法思想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近代社会习俗发生变化,交通、通讯、传媒事业发展晚清时期民国时期189819001911191219151919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建立民国清朝结束五四运动晚清政府临时政府、北洋军阀政府清末新政1901二、近代文明的探索与近代化的整体发展(1894-1919年)[时空线索]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北洋军阀政府倒行逆施《马》《辛》马克思主义[政治领域]1894年至1919年的政治变化①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马关条约》——大大加深②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严重。美国乘机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形成共同宰割中国局面。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辛丑条约》——完全沦为④一战期间日本企图独占中国(占领德国在山东租借地,迫使袁接受“二十一”条)①甲午战争后: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资级维新派→戊戌变法②八国联军侵华后:地主阶级→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资级革命派→辛亥革命①随着《马》和《辛》签订,中国半殖半封社会统治秩序最终确立,中国近代两大矛盾趋于汇流,集中体现为人民大众同清政府、北洋军阀之间的矛盾。②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先后提出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等救国方案,开始探索在中国建立民主政治的道路。救亡图存运动高涨民族危机加深侵华阶段性特征演变①经济:由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辅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②政治:由政治瓜分、局部宰割到“以华制华”。政治特征19C中期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工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列强迫切需要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因此,西方列强经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要特征。19C70年代——19C末20C初,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下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过渡,需要广阔的投资市场,列强资本输出日益增大,殖民掠夺更加剧烈。因此19C末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概念辨析:商品输出与资本输出的区别:列强经济侵略方式的改变源于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不同。[政治领域]1894年至1919年的政治变化☆高考中经常涉及到的历史事件:[政治领域]1894年至1919年的政治变化⒈广义上的清末新政:1901-1911年,这10年清政府所进行的改革都称之为新政。是中国现代化的重大事件之一。⒉狭义上的清末新政:指1901-1905年间,面临内外交困之危局,为实现王朝之自我救赎,晚清政府进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涉及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方面的改革运动。又称庚子新政、庚子后新政、晚清改革、光绪新政。⒊预备立宪:指1906-1911年间,清政府在其他改革的同时,主要在政治层面所展开的改革。☆知识拓展: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政治领域]1894年至1919年的政治变化⒈背景:庚子之变后,《辛丑条约》签订,使列强在华争夺加剧,名义上中国保持统一独立,而实际已经成为列强共管的半殖民地国家,清政府则成为列强在华共管的有利工具。中国社会危机进一步加深,民族矛盾、阶级矛盾被进一步激化,为了满足列强在华共管的需要,缓和民族、阶级矛盾,笼络人心,1901年

文档评论(0)

在羡智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中共党员 ,世界记忆大师教练、导师,世界青少年记忆锦标赛选手训练导师,高级全脑潜能开发师 ,从事教育工作8年以上,累计培训学员数万人;致力于普及推广将快速记忆、思维导图等方法、工具熟练应用于语文、数学、英语等各个文化学科。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5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