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一历史每课一练 1.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7(人教版必修1).pdf

2012高一历史每课一练 1.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7(人教版必修1).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选择题

1.汉武帝诏曰:“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

而子弟毕侯矣;此举的意图是()

A.施恩予诸侯子弟

B.缓和皇帝与诸侯王的矛盾

C.满足诸侯子弟获得爵位的要求

D.削弱诸侯王的力量

2.“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

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从制度层面而言,上述行政单位()

A.权力集中,地方军、政、财权无所不统

B.其长官职位世袭,享有较大的自主权

C.行使权力时中央无法节制,形成割据势力

D.为北宋埋下积贫积弱的祸根

3.《元史·地理志》:“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为

了对地方进行有效的管辖,元朝采取的措施是()

A.推行郡县制度B.设置枢密使

C.实行三省制D.实行行省制度

4.下列制度的实行对当时的历史起了积极作用的有()

①秦的中央集权制②元朝的行省制度③隋唐的科举制度④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5.唐宋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其共同策略之一是()

A.召开政事堂会议

B.众设宰相,分化事权

C.以六部分割相权

D.设枢密院,与宰相抗衡

6.从汉至元,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中书省、枢密院二府并重,地方由郡国

并行到州县制、再到行省制度的创立,反映了()

A.中央政治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

B.中央集权制度不断民主化的趋势

C.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的趋势

D.中央与地方权力日益增大的趋势

7.吴晗曾形象地描述道:“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

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

行,得跪着说话了;”这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地方愈来愈服从中央

B.君臣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融洽

C.中央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科举取士使大臣越来越注重礼仪

8.法国启蒙思想家魁奈说:“中国无世袭贵族,官爵仅靠功绩与才能获得……工匠的

子弟也能当上总督;”他所评价的是中国的()

A.分封制度B.察举制度

C.监察制度D.科举制度

题号12345678

答案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

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贞观政要》引唐太宗语

材料二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一关键;据司马光说:“淳化中……太宗患中书权太

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

院;”

材料三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

其故在擅专威福;——黄佐《南雍志》明太祖语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唐太宗对丞相的态度是怎样的?为此设置了怎样的政治运行机制?

(2)据材料二分析,为什么说“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一关键”?

(3)元代实行怎样的政治运行机制?据此并结合材料,说明明朝废除丞相的原因和措施;

(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及对中国社会造成

的主要影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3****102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