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带答案】.doc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带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页码页码/NUMPAGES总页数总页数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带答案】

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

总分

得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

shàshíkòngxìguàngàizuǐjiǎohóuzi

jiāngyìngkuìbàiàomìnènhóngyíhuò

二、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绮(qǐqí)丽应和(hèhé)一瞥(piēpiè)

胆怯(qiè??què)藤萝(ténɡtén)波涛(táotāo)

三、我会给形近字组词。

驾(_______)峰(_______)蝇(_______)均(_______)辟(_______)

架(_______)锋(_______)绳(_______)钧(_______)劈(_______)

四、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写四字词。

(____)(____)如也手(____)释(____)(____)高(____)阔

一丝(____)(____)依(____)傍(____)(____)千(____)万

写出2个有关古人读书求学故事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选词填空。

启发启示启迪

1.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________)

2.这本书(_______)我们应该怎样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3.只有(________)群众的积极性,才能真正做到严防严打。

证据证实证明

4.三次实验的结果(________),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晴,而是靠嘴和耳配合起来探路的。

5.迄今为止,科学家仍然无法找到宇宙中存在外星人的有力(________)。

6.月球上没有生命的推测已经得到了(_________)。

六、按要求写句子。

1.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仿写句子)

树上结满了柿子,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

2.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看不清楚。(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下面的词语,选择几个词语写一小段话。

逐渐顿时流淌生机勃勃悄无声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内积累

1.同桌林飞经常因为遇到疑难问题而苦恼,我先用韩愈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安慰他,又用《尚书》中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激励他。林飞变得乐观起来,学习也进步了。

2.老师常常告诉我们要广泛地学习,仔细地探究,谨慎地思考,明确地辨别,最后要切实地去实行。用《礼记》中的话来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笃行之”。

3.《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的作者是___________,在五粒豌豆中,你认为最值得的赞美的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呼风唤雨的世纪》一文中引用了边塞诗人岑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变化之快、变化之大。

八、课内阅读。

有位同学一直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魏校长注意到了,他打手势让大家安静下来,点名让那位同学回答。那位同学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高兴地连声赞叹:“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

1.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

崛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句子,完成练习。

(1)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

①这两句话连用两个

文档评论(0)

173****594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