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附近采空区探放水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doc

矿区附近采空区探放水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矿区四周采空区探放水制定及安全技术措施

一?概?况

山西晋煤集团平陆晋平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位于平陆县曹川镇太寨、寺头村一带,距平陆县城直距46km,行政区划隶属平陆县曹川镇管辖。其地理位置为东经:111°31′50″-111°33′11″,北纬34°53′37″-34°54′58″。

井田中部有风〔陵渡〕—南〔沟〕公路东西向通过,矿井井口由2公里土路与该公路相接,通过风南公路向西约55公里可达平陆县城与运〔城〕三〔门峡〕高速路相接,由运〔城〕三〔门峡〕高速路向北40公里可达大〔同〕风〔陵渡〕高速路、南同蒲铁路运城火车站。向南经黄河大桥可抵河南省三门峡市,与陇海铁路及连〔云港〕霍〔城〕高速公路联通。由铁路、公路向东南可达中南及华东各省市。

二?地形地貌

1、本井田地处中条山南麓,黄河北侧,隔黄河与河南省为邻,以低山丘陵为主的腐蚀山地地貌,素有“平陆不平沟三千〞之称,井田内沟壑纵横,地形复杂,总的地势为南高北低。地形最高点为井田南部太寨山梁,标高为649.2m,最低点为井田北界处曹家河床南岸,标高为362.3m,最大相对高差286.9m,属低山区。

2、井田内构造简单,主要为一轴向北西的背、向斜构造,地层倾角一般5°-8°。局部达15°,井田内发现1条逆断层及2条褶曲,未发现陷落柱构造,现将本井田构造表达如下:

〔1〕F1逆断层

位于井田西部边界,302号钻孔揭露,K2及10号煤层重复出现,10号煤层底板铝质泥岩与K2顶板粉砂岩接触。F1逆断层走向N38°W,倾向SW,倾角35°,落差H=25m,井田内延伸长度550m。

〔2〕褶?曲

S1向斜构造

位于井田的中部,轴向N60--50°W,向NW仰起,两翼基本对称,?地层倾角5-8°,轴长约2.3km。

S2背斜构造

位于井田的南部,轴向N84--68°W,向SE倾伏,两翼基本对称,地层倾角5-12°,轴长约1.8km。

综上所述,井田构造属简单类。

三?井田水文地质

1、本井田地处中条山南麓,黄河北侧,井田内地表河流不发育,大小沟谷多为干沟,只有雨季时才汇合洪水沿沟排泄,井田地表水向北汇入曹河,向南汇入太寨河,曹河向东于南沟注入黄河,太寨河向南直接注入黄河,井田地表水属黄河水系。

2、井田内各沟谷基本常年无水,遇雨季一泻而去,雨停后沟干或为细流,属季节性溪流。本井田保留的原龙潭沟煤矿的主平硐、副平硐、回风平硐口标高分别为406.78m、406.67m、408.16m均高于所处地段曹河的最高洪水位〔370m〕。本井田井口不受洪水威胁。

四?主要含水层状况

〔一〕井田的含水层自上而下有:

1、第三、四系松散砂砾孔隙含水层

松散含水层在区内发育,大面积出露。岩性为近代冲积砂砾层,透水性优良,直接接受大气降水及地表径流补给,厚度埋藏大时,该层为浅层含水较丰富的砂砾孔隙含水层。

2、上石盒子组底部K10砂岩裂隙含水层

黄绿色、灰白色中—细粒砂岩,稳定性差,常相变为粉砂岩,位于浅部裂隙风化带,含水丰富。

3、下石盒子组K8、K9砂岩裂隙含水层

岩性为灰白色、粗—中粒砂岩为主,以石英为主。受地形影响,接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补给差异性大,裂隙不发育,属富水性弱的裂隙含水层。

4、山西组K7砂岩裂隙含水层

岩性为灰白色中、细粒砂岩,以石英为主。受地形影响,接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补给条件差,裂隙不发育,该层属富水性弱的含水层。

5、太原组K2石灰岩溶隙含水层

岩性为深灰色,致密坚硬的石灰岩,为10号煤层的直接充水含水层亦为煤系地层主要含水层,厚度1.92m左右,裂隙不发育,钻进消耗量小于0.5m3/h,矿井涌水量95m3/d—144m3/d,受地形影响,大气降水及地表补给条件差,排泄条件好,所以其富水性弱。因此,该含水层为富水性弱的溶隙含水层。

6、奥陶系中统石灰岩溶隙含水层

奥陶系灰岩出露于井田东西部及黄河两岸,露头所见溶洞、裂隙发育。该层为煤系地层下伏的主要含水层,富水性弱,水位标高与黄河水位变化有关。2021年4月——598.65出现漏水现象,推测为含水层段,下马家沟组为富水性弱的溶隙含水层。观测O2f+O2s+O2x混合水静止水位埋深165.75m,水位标高320.70m。据501号孔O2f+O2s+O2x混合水静止水位标高控制本井田奥灰水水位标高为319-323m。

〔二〕主要隔水层状况

1、石炭系中统本溪组

由铝质泥岩及铝土矿层组成,一般厚为10m左右,系一较好的隔水层。

2、石炭系上统太原组

主要由具有可塑性的泥岩、砂质泥岩组成,各层砂岩及石灰岩间均有泥岩分布,一般厚度2m至数米不等,可起到优良的层间

文档评论(0)

132****01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