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大坝红火蚁防治防治实施方案.doc

水库大坝红火蚁防治防治实施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1

水库大坝红火蚁防治防治实施方案

目录

TOC\h\z\u第一节监测方案 2

一、鉴别特征 2

二、监测准备 4

二、监测方式 4

四、信息上报 8

第二节红火蚁防控方案 10

一、水库堤坝红火蚁产生的原因 10

二、红火蚁生活习性 11

三、堤坝红火蚁的活动规律 17

四、水库堤坝红火蚁的预防方法 20

五、堤坝红火蚁的灭治方法 23

第三节红火蚁防治措施 31

一、灭防措施 32

二、治理措施 36

三、组织措施 38

四、技术措施 40

按照红火蚁防治必须“先治后防,标本兼治”的原则,彻底杀灭现存坝体的红火蚁群体,杀灭主巢后的补充型繁殖蚁,最大限度地灭杀坝表面层众多的幼龄巢群,大范围地灭杀周围山坡红火蚁群体。对大坝采取全面预防处理;使坝体达到长期抗蚁、防蚁能力。

第一节监测方案

一、鉴别特征

(一)形态特征

红火蚁小型工蚁(工蚁)体长2.5~4.0mm。头、胸、触角及各足均棕红色,腹部常棕褐色,腹节间色略淡,腹部第2、3节腹背面中央常具有近圆形的淡色斑纹。头部略成方形,复眼细小,黑色,位于头部两侧上方,触角共10节,柄节(第2节)最长,但不达至头顶,鞭节端部2节膨大成棒状,常称锤节。额下方连接的唇基明显,两侧各有齿1个,唇基内缘中央具三角形小齿,齿端常着生刚毛1根。上唇退化。上颚发达,内缘有数个小齿。

前胸背板前端隆起,前、中胸背板的节间缝不明显;中、后胸背板的节间缝则明显,胸腹连接处有两个结节,第1结节呈扁锥状,第2结节呈圆锥状。腹部卵圆形,可见4节,腹部末端有螯刺伸出。

大型工蚁(兵蚁)体长6~7mm。形态与小型工蚁相似,体桔红色,腹部背板色略深,上颚发达,黑褐色,体表略有光泽,体毛较短小,螯刺常不外露。

(二)蚁巢特征及生活习性

红火蚁为完全地栖型蚁巢的蚂蚁种类,成熟蚁巢是以土壤堆成的高10~30cm,直径30~50cm的蚁丘。新形成的蚁巢则在4~9个月后出现明显小土丘状的蚁丘。当蚁巢受到干扰时,红火蚁会迅速出巢攻击入侵者。红火蚁喜欢温暖潮湿、有阳光的开阔环境。属于向阳物种,蚁丘几乎可在任何土质上建筑,尤其在充满阳光的地方如草坪、公园、牧草地及田地等空旷暖和地区。蚁巢也常出现在腐木下,残干与树干周围,建筑物内或建筑物下方形成。

(三)危害特征

红火蚁主要以螯针叮刺和口器咬伤危害植物、动物、人体。人体被其叮蜇后会有火灼伤般疼痛感,其后会出现如灼伤般的水泡,8~24小时后叮蜇处化脓形成脓疱。

(四)红火蚁可能入侵的途径

从广东、广西、湖南、包括福建上杭等地疫区进入的受蚁巢污染的带土种苗、花卉、盆景、草皮、垃圾(特别是废塑、废革等可再生产原料)、堆肥、运输工具、包装物,及其他可能传播红火蚁的物品。

(五)红火蚁入侵后的扩散途径

1.主动扩散(自然扩散):自然迁飞、洪水冲散。

2.被动扩散(人为扩散):园艺植栽污染、草皮污染、土壤废土移动、堆肥、园艺农耕机具设备、空货柜污染、车辆污染等。

(六)红火蚁易发生区域

1.农业环境:水稻田、蔬菜园、园艺场、花卉植栽栽培区、休耕田、农舍、竹林、养鸡场等。

2.城镇环境:公园绿地、行道树边、绿化带、学校操场绿地、草坪、荒地、重划区空地、变电箱等。

二、监测准备

(一)监测人员

调查监测人员为专职植物检疫员,或经过培训的植保技术人员,熟练掌握红火蚁调查监测方法和调查注意事项,熟悉红火蚁形态特征、蚁丘特征和生活习性。

(二)监测工具

基本工具箱配备:

标本采集:小铁铲、铁丝、细木杆、塑料采样瓶、放大镜、镊子、凡士林(或滑石粉)、70%酒精。

记录:蚁丘标识物、标签纸、调查表格、记号笔、签字笔、尺子GPS仪,详细纸质地图或计算机打印出来的数字地图。

诱饵诱集:已穿好孔的塑料管、火腿肠片(或午餐肉)。

二、监测方式

(一)访问调查

向当地居民或者经常在易发生区域劳作的人员询问是否有被蚂蚁叮咬后出现脓包等红火蚁危害症状,或者是否看见隆起高于地面呈金字塔状的蚂蚁丘等问题,每个社区或行政村询问调查30人以上。对询问过程发现的可疑存在地区,则进一步深入重点调查其发生地点、发生时间、危害情况,分析红火蚁传播扩散情况及其来源。

(二)实地调查

1.调查地域

重点调查水库大坝附近150米的荒地、农田田埂、靠近水源的地方、堤坝、路边、村道、草坪、绿地以及房屋墙角、庭院附近的垃圾堆、公园、学校等场所。

2.调查方法

采用步行目视法。以社区、行政村为单位选定调查区域,每行政村或社区每类型调查地块不少于10个,每点调查面积大于50平方米,调查点要有代表性,覆盖整个村或社区。计划的行走路线要覆盖整个调查区域,步行观察有无蚁丘或沙堆状的蚁巢、成堆蚂蚁死尸等现象。发现可疑蚁丘须仔细检查

文档评论(0)

thanking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