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五四前后至新中国成立前.ppt

  1. 1、本文档共10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四”前后至新中国成立前

〔1912—1940年〕;工农革命歌曲

;这些歌曲大多是为了直接配合政治斗争的需要,对当时的革命斗争起了促进作用。歌曲的内容大多有鲜明的立场,有很深的革命热情,都是以现成曲调填新词而成的,如《工农兵联合歌》曲调来自《中国男儿》,也有许多是根据民歌或城市小调填词。;1923年2月,京汉铁路大罢工,在这次斗争中,出现了《奋斗歌》、《京汉罢工歌》等歌曲。

1923年6月,在《新青年》季刊上发表了《国际歌》、《新青年》和《赤潮曲》〔瞿秋白词曲〕。《赤潮曲》是一首歌颂无产阶级英雄气概的创作歌曲,音调雄壮,气势宏大。

此外,著名的革命歌曲《国民革命歌》、《工农兵联合歌》等,在北伐战争中广泛流行。;;专业音乐教育;萧友梅与国立音专;萧友梅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他先后聘请了一批水平很高的外籍音乐家到音专任教。其中有俄罗斯著名钢琴家查哈罗夫、意大利小提琴家法利国、著名作曲家、钢琴家齐尔品等。

同时,萧友梅还聘请了从国外留学归来的一批优秀的中国音乐家任教,如周淑安〔声乐、合唱指挥〕、应尚能〔声乐、合唱指挥〕、赵梅伯〔声乐〕、李惟宁〔理论作曲〕等,尤其黄自从美国回国后,担任了几乎所有理论作曲课程的教学,对学校的教学与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萧友梅;1907年,萧友梅〔右三〕与廖仲恺〔右五〕、何香凝〔右七〕等摄于日本。;1920年萧友梅回国,先后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专科学校音乐科〔由他与杨仲子筹建〕、北大音乐传习所〔由他扩建〕、北京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科任教。在北大音乐传习所时教授音乐史、和声学、并组织了我国第一个具有一定水平的管弦乐队。1922年7月,他创作的《卿云歌》被北洋政府定为中华民国国歌。1927年,北京全部音乐科系被奉系军阀教育总长勒令停办,萧友梅在蔡元培、杨杏佛等的尽力促成下在上海筹建并成立了我国第一所独立的高等音乐学府——国立音乐院,1929年改名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1940年去世。;1923年11月,萧友梅与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管弦乐队全体队员在该所门前合影。;1927年,萧友梅、蔡元培等创办国立音乐院。;萧友梅的成就:音乐教育??、作曲家、音乐理论家。

作为教育家和音乐理论家,萧友梅致力于专业音乐教育事业的创立,是我国近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奠基者:

①教学和办学。

②教材建设和理论建树:编写了许多教科书,如《普通乐学》、《和声学纲要》、《初级中学乐理教科书》、《钢琴教科书》、《小提琴教科书》、《风琴教科书》,著述有《古今中西音阶概说》、《中国历代音乐沿革概略》、《中西音乐的比较研究》等,对音乐教育的普及和提高起了积极作用。;作为作曲家:

③创作歌曲九十多首,局部歌曲如《卿云歌》、《五四纪念爱国歌》、《国民革命歌》等,风格接近群众性的进行曲。但大局部歌曲内容是描写自然景色、学校生活,向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美感教育,歌曲都配有钢琴伴奏。如《问》,结构严谨,有内在激情。

④器乐作品,钢琴曲《新霓裳羽衣舞》〔初是管弦乐曲,后改为钢琴曲出版〕、《哀悼引》,弦乐四重奏《夜曲》、《小夜曲》,大提琴曲《秋思》。

⑤合唱曲《别校辞》〔女生合唱〕,大型声乐套曲《春江花月夜》〔包括男、女独唱,男、女合唱,混声合唱〕。;《问》;赵元任;赵元任小像;赵元任的音乐创作;赵元任歌曲创作特点;③创作中注意音乐形象的生动和鲜明,充分运用和声不同的色彩,有意识地运用不同的调性布局和移调来表现情绪的开展变化。如《也是微云》中最后一句通过改变钢琴伴奏音型、运用密集和弦的平行进行展现主人公的内心激情。;赵元任最有代表性的歌曲:20世纪20年代创作的《劳动歌》、《小诗》、《卖布谣》、《织布》、《教我如何不想他》、《也是微云》、《海韵》、《听雨》等,30年代创作的《西洋镜歌,40年代创作的《老天爷》等。;《教我如何不想他》,刘半农作词。是他旅居英国伦敦时所写,歌曲为通谱歌形式,以对春、夏、秋、冬四季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作者“思念祖国和念旧”之意。

歌曲每段尾句,引用了我国京剧中西皮原板过门的旋律,具有浓郁的民族风味。

;《海韵》,歌词选自现代著名诗人徐志摩诗集《翡冷翠的一夜》。这是一首具有清唱剧特色的合唱作品。内容表达了一位酷爱自由的少女,为了摆脱封建家庭的桎梏而在海边吟唱、歌舞,最后为海浪所吞没的情景,反映了“五四”时期“不自由,毋宁死”的时代精神。

全曲由一个引子和五个情节各异的段落加尾声组成。歌中用女高音表示主人公女郎,用合唱表示旁观者诗翁,用钢琴伴奏表示大海,刻画了三种不同气质的音乐形象。;黎锦晖;生平:黎锦晖〔1891—1967〕,湖南湘潭人。1913-1919年先后在北京、长沙两地工作,受其兄黎锦熙〔语言学家〕的影响,开始研习国语、并参加北大音乐研究会,担任通俗音乐中潇湘乐组组长,编写《平民音乐新

文档评论(0)

寒傲似冰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1104010000026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