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史名词解释.pdf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史名词解释

沉积环境:沉积环境是指沉积作用场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如河流环

境、湖泊环境、沼泽环境、宾海环境、浅海环境等,它们具有特定的

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作用过程,对沉积物产生特定的影响,从而

形成不同环境的沉积相。

角度不整合:角度不整合是一种地层的接触关系,其上覆地层与下

伏地层之间有明显的沉积间断,且两套地层以一定的角度相交。表明

下伏地层形成后曾发生构造变动及剥蚀作用,不但出现沉积间断,而

且使下伏地层产状也发生变化,产生倾斜或褶皱。因此当侵蚀面再度

接受沉积时,上覆地层与下伏地层无论在产状上或构造特征上都有明

显差异。

被动大陆边缘:被动大陆边缘,板块理论划分的构造单元之一,又

称稳定大陆边缘或大西洋型大陆边缘。被动大陆边缘是地壳从洋壳向

陆壳过渡的过渡壳。被动大陆边缘与活动大陆边缘相比较仅见大陆斜

坡,未见火山岛弧和海沟的存在,也未出现洋壳俯冲和消减现象。这

里的作用主要是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岩系呈透镜状体,朝大陆和大

洋方向尖灭,在陆坡、陆隆部位最厚,宽以一、二十公里至数百公里。

埃迪卡拉动物群:震旦纪晚期出现的,由多门类,低等,无骨骼

的印痕化石组成的动物群称之为裸露动物群(伊迪卡拉动物群)。包

括:海绵类(毛森海绵)、海腮纲(伦吉虫)、环节动物(狄氏虫)、

蠕虫类(皱节虫)、水母类(环轮水母)及一些分类位置不明的生物。

小壳动物群(小壳化石):震旦纪末期出现,寒武纪初大量繁盛,

个体微小(1—2mm),具外壳的多门类海生无脊椎动物群。包括软

体动物门中的软舌螺、单板类和腹足类,腕足类以及分类位置不明的

类型。

笔名相(黑色笔石页岩相):笔石多营漂浮生活,分布广。出现

在还原条件的较深海、滞流海。化石丰富,保存完整,黑色笔石页岩

相。

壳相(底栖相):在滨海、浅海带,底栖(介壳)生物十分发育,与

浅水沉积物一起形成壳相。以碳酸盐为主时称为介壳灰岩相(珊瑚礁

灰岩相)在滨岸带可形成介壳滩。珊瑚、苔藓虫、层孔虫等可形成生

物礁或生物滩。

混合相在浅海区,浮游生物死后下沉

澄江动物群:寒武纪早期(筇竹寺期,530Ma),继小壳动物群(梅

树村期,542Ma)之后出现的第一个多门类混生生物群。主要门类有

海绵、腔肠、水母、节肢、鳃叶、叶足、腕足、古虫、脊索动物门和

步带类(包括棘皮动物和半索动物门)、星虫、毛颚动物及藻类。至

2005年已描述160属,187多种。最早发现于云南澄江(张文堂,侯先

光,1985),寄主地层为下寒武统筇竹寺阶,其沉积环境为正常-风暴浪

基面之间.

意义:是寒武纪初期生物大爆发的典型代表,是20世纪最令人惊

奇的科学发现之一。

地史学也称历史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地质历史及其地球岩石圈、

水圈发展规律的科学,具体包括、气圈、生物圈的形成、演化历史和

不同圈层间的耦合关系;

地层层序律年代较老的地层在下,年代较新的地层叠覆在上;

化石层序律:不同岩层中所含的化石各不相同,可以根据相同的

化石来对比地层并证明属同一时代;

相对比定律:也成相律或瓦尔特定律,指只有在那些目前可以观

察到是彼此毗邻的相和相区才能原生的重叠在一起;

相:是形成于特定沉积环境的一套有规律的岩石特征和古生物特

征组合;

陆隆:在浊流作用驱动下,将浅水陆棚边缘的大量沉积物沿海低

峡谷顺大陆斜坡以很高的速度运向深水区至大洋边缘因坡度变缓而迅

速形成扇状浊积岩堆积—海底扇这种海底地形成为陆隆;

复理石:地史上常把巨厚的由深海浊积岩和其它沉积岩类型组成

的综合体称为复理石;

深海软泥:海洋中把生物残骸含量大于30%的洋底沉积物称为深

海软泥;

海退:当沉积盆地内海平面相对下降时,海水分布范围不断缩小;

划分:这种根据地层的各种属性(岩性、化石、不整合面)把地层剖

面划分为大小不同的单位;

层面构造:指出现在沉积岩石层面上的构造,有的与沉积物同时

形成;如波痕;

泻湖:具砂垻的滨海地区,在砂垻与海岸之间则为泻湖;

暴露标志:有些层面的构造如动物的爬痕、足迹、泥裂、雨痕等,

都形成于沉积作用停止之后,并且多能指示沉积物曾暴露于地表;

砂垻:波浪作用强烈的滨海带,由于海浪和风暴浪的作用,水动

文档评论(0)

199****21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