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pptxVIP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1.瓦当又称“瓦头”,指的是陶制筒瓦顶端下垂的特定部分。它既便于屋顶排水,也增加了建筑的美观,有圆形和半圆形两种样式。右图是西汉“亿年无疆”瓦当(“亿年无疆”为祝福语)。该瓦当可用于;【解析】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代的瓦当不但有文字还有花纹装饰,文字有的标识祝福语,有的表示国家统一、兴盛等方面的内容,可以用来研究西汉历史和艺术发展,B项正确。小篆出现在秦朝,排除A项;单从瓦当不能说明西汉处于制陶业高峰,排除C项;同样,也无法从单一的瓦当来展示西汉社会的盛世全貌,排除D项。故选B项。;()2.汉初,丞相萧何实行清静无为、不扰民生事的政策,曹参当丞相后不作任何改变修正,惠帝非常不满,斥责曹参,曹参不为所动,继续坚持萧何的政策。曹参的做法

A.有利于经济的恢复 B.符合中央集权需要

C.削弱了诸侯王实力 D.加强了思想的统一;【解析】根据材料“丞相萧何实行清静无为、不扰民生事的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休养生息政策,有利于经济的恢复,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是休养生息政策的影响,排除。故选A项。;()3.西汉初年有规定,女子到了适婚年龄而不嫁,要加罚五倍人头税。学者解释说,罚女子是为了迫使女子出嫁以增加人口,恢复凋敝的经济。这一做法

A.体现了汉初的暴政 B.体现了汉初休养生息政策

C.削弱了诸侯国力量 D.促成了楚汉争霸的局面;【解析】材料中的规定是为了增加人口,恢复凋敝的经济,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维护统治秩序,体现了汉初休养生息政策,故B项正确。汉初没有实现行暴政,排除A项;题干材料与削弱诸侯国力量无关,排除C项;刘邦在楚汉争霸中胜出,建立汉朝,排除D项。故选B项。;()4.统治者的正确决策推动着国家的发展。汉高祖诏曰:“民前或相聚保山泽,不书名数(名数指户籍)。今天下已定,令各归其县……民以饥饿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这一做法的直接目的是

A.提高军队战斗力 B.增加农业劳动力

C.把平民变成奴婢 D.增加政???的收入;【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他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并将那些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B项正确。汉高祖将奴婢释放为平民,是为了增加农业劳动力,与提高战斗力不符,排除A项;“把平民变成奴婢”说法错误,排除C项;将奴婢释放为平民,是为了增加农业劳动力,不是为了增加政府的收入,排除D项。故选B项。;A.大乱之后,必有大治

B.兴衰纷乱,循环往复

C.科技进步,人丁兴旺

D.重视民生,以民为本;【解析】根据图示a阶段,可知对应的是秦朝末年,秦朝末年由于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人口锐减。b阶段对应的是汉高祖至汉文帝时期,汉高祖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和兵役,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人口迅速提升。综上所述,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重视民生,以民为本,才能促进社会发展,D项正确。题干只反映人口数量的下滑和提升,体现不出“大乱之后,必有大治”的信息,排除A项;题干反映不出“循环往复”“科技进步”的信息,排除BC项。故选D项。;()6.《史记·律书》记载汉文帝时期:“百姓无内外之繇(yáo,徭役),得息肩于田亩,天下富盛”,天下百姓刚从水深火热之中解脱出来,“人民乐业,因其欲然,能不扰乱,故百姓遂安”。材料反映了汉文帝

A.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 B.提倡勤俭,反对奢侈

C.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 D.释放奴婢增加劳动力;【解析】“人民乐业,因其欲然,能不扰乱,故百姓遂安”反映了文帝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王朝到了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他们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废除了一些严苛法;文帝以身作则,生活简朴,宫室园林以至车骑都没有增加,C项正确。题干和ABD无关,排除。故选C项。;()7.据史料记载,汉文帝即位时,有人献千里马,他拒绝接受,还下令说:“朕不受献,其令四方勿来献。”汉文帝这一做法在当时

A.有利于营造廉洁简朴的社会风气

B.有利于打击诸侯豪强的嚣张气焰

C.有利于加强中外之间的经济联系

D.有利于确立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析】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文帝在位时期拒绝接受千里马等贡品,可见其倡导节俭,反对奢侈浮华,这有利于营造廉洁简朴的社会风气,A项正确。汉文帝的做法体现了节俭,没有体现打击诸侯豪强势力,B项排除;汉文帝提倡节俭的

文档评论(0)

136****84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