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高考”九省联考“考后仿真适应性考试卷(一)语文试题及答案7611.pdfVIP

2024年新高考”九省联考“考后仿真适应性考试卷(一)语文试题及答案7611.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4年新高考”九省联考“考后仿真适应性考试卷(一)语文试题及答案

振忌恨;后又上疏暗讽王振独断专权,最终被王振的爪牙马顺杀害。

C.刘球审时明势,思深虑远。刘球认为帝王统御四方应原谅小过失而提防大阴谋,较之麓川,瓦剌才是心腹大患,应加强防备;刘球死后数年,瓦剌果然入侵。

D.刘球忧危知艰,体恤军民。南方水灾旱灾相连,军民困苦,刘球担心如果动用军队,会出现混乱;京城营建时长,且已大体完工,刘球建议停工以便舒缓劳力。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乃欲移甘肃守将以事南征,卒然有警,何以为御?

(2)宜征兵,各委善战指挥,分三道,刻期并进。

14.对于征伐麓川一事,刘球与何文渊的看法有何相同之处?请根据文本简要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沁园春·答九华叶贤良

刘克庄

一卷《阴符》①,二石硬弓,百斤宝刀。更玉花骢喷,鸣鞭电抹;乌丝阑展,醉墨龙跳。牛角书生②,虬须豪客③,谈笑皆堪折简招。依稀记,曾请缨系粤,草檄征辽。

当年目视云霄,谁信道凄凉今折腰。怅燕然未勒,南归草草;长安不见,北望迢迢。老去胸中,有些磊块,歌罢犹须著酒浇。休休也,但帽边鬓改,镜里颜凋。

【注】刘克庄,南宋词人。①《阴符》:古代兵书。②牛角书生:用隋末英雄李密少年时牛背上读书遇权臣杨素事。③虬须豪客:用虬髯客张仲坚遇李靖,折服于李世民事。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一卷”“二石”“百斤”三个数量词连用,塑造出精通韬略、武艺高强的自我形象。

B.“乌丝阑展,醉墨龙跳”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极言其书法苍劲有力,有如蛟龙跳跃。

C.词中用李密、张仲坚的典故,说明了作者所交游的都是饱读诗书、行侠仗义之辈。

D.“折腰”用陶潜不肯为五斗米折腰事,表达了作者希望像陶潜那样归隐田园的志向。

16.这首词抒发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密《陈情表》中“,”两句,表明自己的处境艰难,没有亲戚帮助,只能事必躬亲。

(2)李白在《蜀道难》中用“,”两句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产生了一种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对蜀道之难的描写,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3)在古典诗词中,诗人们借助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来咏史怀古,寄托情感,写下了很多千古名句,如“,”。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①天堂我尚未去过。《启示录》所描写的“从天上上帝那里降下来的圣城耶路撒冷,那城充满着上帝的荣光,闪烁像碧玉宝石,光洁像水晶”。城墙是碧玉造的,城门是珍珠造的,街道是纯

金的。②珠光宝气,未能免俗。③真不想去。杭州是白傅留诗苏公判牍的地方,荷花十里,桂子三秋,曾经一度被人当做汴州。如今虽,但少有人看浓妆淡抹的山色空蒙。④所以苏杭对

我也没有多少号召力。我虽然足迹不广,但北自辽东,南至百粤,也走过了十几省,窃以为真正令人流连不忍离去的地方应推青岛。

青岛本身没有高山峻岭,邻近的劳山,亦作崂山,又称牢山,却是峻峥巉险,为海滨一大名胜。我虽未到过劳山,但读《聊斋志异》,对它早已。由青岛驱车至九水,就是山麓,清流汩

汩,到此尘虑全消。

青岛不产水果,但作为山东半岛许多名产的集散地。各种水果。例如莱阳梨。此梨产在莱阳的五龙河畔,因沙地肥沃,故品质特佳。外表不好看,皮又粗糙,但口感上细嫩酥脆甜而多浆,

绝无渣滓,美得令人难以相信。再如肥城桃,皮破则汁流,真正是所谓水蜜桃,海内无其匹,吃一个抵得半饱。今之人多喜怀乡,动辄曰吾乡之梨如何,吾乡之桃如何。其夸张心理可以理

解。

(选自梁实秋《忆青岛》,有删改)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下列句子中的“上”与文中最后一段加点的“上”,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谁都不知道那个见义勇为的人上哪去了。

B.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在思想上一定要高度重视。

C.鲁迅先生的《祝福》首发在《东方杂志》上。

D.“平上去入”的变化或许是受到了某读音的影响。

20.“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两句民间流传的谚语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3分)()

A.

文档评论(0)

1637142147337d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