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代谢组学在感染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全文).pdf

2024代谢组学在感染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全文).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代谢组学在感染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全文)

摘要

感染性疾病是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间题之—,对人类健康危害性极大。近

年来,代谢组学逐步应用于感染性疾病的研究中,以了解小分子水平的宿

主病原体相互作用,通过基千核磁共振(NMR)或基千质谱(MS)的代

谢组学筛选疾病特异性生物标志物,为预防疾病及探索病因、发病机制等

方面带来新的机遇。本综述讨论了代谢组学技术在生物标志物筛选和病毒、

细菌寄生虫感染等感染性疾病中代谢物的发现以及免疫代谢组学的应用,

以期为感染性疾病的诊断研究提供新的依据。

代谢组学是—种用千测定和定量生物系统中代谢物的整体方法,可以通过

量化代谢物来分析生化途径,这些代谢物是主要代谢途径中的已知参与者,

包括糖酵解、三狻酸(TCA)循环和磷酸戊糖途径。糖酵解是葡萄糖转化

为丙酮酸,被增殖细胞使用,产生腺苦5-三磷酸(ATP),将还原型烟酰

胺腺嫖呤二核苦酸(NADH)还原为烟酰胺腺噤呤二核昔酸(NAD1磷

酸戊糖途径从糖酵解分支到中间代谢物葡萄糖-6-磷酸,并将细胞代谢转

向结果用于细胞生长和增殖的核苦酸和氨基酸前体的合成及氧化还原代

谢和脂肪酸合成的还原代谢物的合成。TCA循环涉及将丙酮酸或脂肪酸转

化为ATP、NADH和黄素腺嗦呤二核昔酸对苯二酚形式(FADH2),其中

间体可用千氨基酸和脂质的合成。NADH和FADH2用于线粒体氧化磷酸

OXPHOS代谢以产生能量,非增殖细胞使用它来维持其基础代谢率。

化(

脂肪酸氧化是一种替代能量生产途径,能比糖酵解更有效地产生ATP

。脂

肪酸合成用于增殖和生长细胞,产生维持细胞结构完整性所需的脂质。

代谢组学的研究是与表型关系密切的组学方法,并且在生物化合物之间的

相互作用方面信息量最大成为了解感染性疾病研究中宿主-病原体相互作

用的宝贵工具,为代谢组学在发现可用千疾病诊断的生物标志物及其在药

物发现中的应用提供见解。代谢组学研究包括靶向和非靶向代谢组学两种。

靶向方通常是在形成需要测试的假设前,旨在量化—组预定的代谢物。

非靶向方法最初被称为指纹识别,它基千比较和鉴定样本的完整代谢谱与

参考的完整代谢谱之间的差异。非靶向代谢组学的目的是识别由正在研究

的特定因素引起的代谢物变化。这种方法的目的不是绝对定量,而是识别

样品与参考之间的差异,然后将改变的代谢物集合列表用于靶向代谢组学

研究。因此,非靶向和靶向代谢组学均提供了受影响代谢途径的定量和洞

察。代谢物并非单—生化途径所独有,这使得它们的表征和分类比基因更

复杂。

代谢组学分析可用千了解宿主-病原体相互作用并筛选宿主样本中具有特

定状态特征的生物标志物。生物标志物可用于疾病诊断、预后、分期以及

评估在病毒、细菌和寄生虫感染中应用的新药。代谢组学分析通常采用质

谱(MS)和核磁共振(NMR)波谱两种技术。NMR的主要优点在于其

非破坏性、可重复性和简单的样品制备。样品被放置在磁场中,无线电脉

冲以非零动量改变原子核。NMR研究中常用的波谱是lH-NMR

C13-NMR和31P-NMR,其灵敏度高。MS根据分子的质荷比测量和分

离分子,通常在分子的色谱分离之前可以通过液相色谱(LC)和/或气相

色谱(GC)来实现,提供最高的代谢组覆盖率,包括用千极性代谢物的亲

水作用色谱和用于具有更高疏水性分子的反相LC。

代谢组水平的改变反映了级联反应中的紊乱,弥合了基因组和表型之间的

差距。代谢物是代谢途径的产物和中间分子,包括脂质、

文档评论(0)

8709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中学高级教师 从事一线教育教研15年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