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落地难的五个缺乏.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企业文化落地难的五个“缺乏”

?

??

?

?

?

?

?

?

?

???

?

?

?

?

?

由于认识上的偏差,一些部门认为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部门的事,或是党群部门的事,因而不重视:

文/张勇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之魂,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活力之根和动力之源。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看到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所起到的巨大持久的推动作用,对企业文化建设十分重视。

但是,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一些企业感到企业文化难以落地,影响了企业文化功能和作用的有效发挥,主要原因是在于五个“缺乏”。

一是没有全员参与,缺乏大众化。在制定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视觉系统、行为规范时,没有充分发动全体员工参与。有的单位干脆把员工置之事外,只是聘请外面的咨询机构,或者由单位某个部门、秀才提笔“闭门造车”。这样弄出来的企业文化体系,自然是一孔之见。下发给员工讨论时,也是草草了事,没有在企业各个层面,从下至上,从上到下广泛征求员工意见和建议,让员工全过程参与。得不到全体员工的认知、认可,企业文化落地自然是一句空话。

二是没有企业特色,缺乏个性化。没有下功夫深入挖掘企业的历史积淀,总结提炼企业在创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精神内涵,而是盲目模仿,照抄照搬人家的东西,用空洞的口号、华丽的词句装饰企业文化。如将企业精神表述为团结、务实、拼搏、进取、创新等几个词汇的排列组合。根本反映不出企业历史传统、独特风格和企业追求。没有文化根基,没有个性就没有企业文化,当然不能给员工以亲切感和认同感,也就没有吸引力和生命力。有的企业文化追求时髦,搞得很复杂,员工懂不了,不好理解。中看不中用,谈不上融人员工心中。

三是没有长远规划,缺乏系统化。企业领导、企业文化部门缺乏全局意识、长远目光,对企业文化建设艰巨性、持久性认识和估计不足,没有制订长远的推进战略规划。有的甚至年度计划也没有,以致企业文化的宣贯落地工作,缺乏计划性、系统性、科学性。一会搞理念系统,一会搞视觉系统,一会搞行为规范,东一榔头西一棒,捡芝麻丢西瓜,导致企业文化建设效果大打折扣。

四是没有相互融合,缺乏一体化。就企业文化搞企业文化,没有渗透到生产经营,没有融人到企业管理,形成“两张皮”的脱节现象,成了“说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的企业文化。另外,由于认识上的偏差,一些部门认为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部门的事,或是党群部门的事,因而不重视。不主动积极配合去抓去落实。企业内部没有形成齐抓共管、整体联动的机制和格局,单凭企业文化部门或党群部门单打格斗,人员有限,精力有限,因此,推进起来心有余而力不足。

五是没有管理支撑,缺乏制度化。很多管理者认为,只要企业文化建设好了,规章制度就是其次的了。只关注企业文化体系的构建,注重企业文化的培训、渗透、传播,但忽略了企业文化建设相关制度建设,没有制订企业文化建设的考核、监督、评价、反馈等相关机制,缺乏可控性、规范性。造成企业文化越俎代庖的现象,以企业文化约束员工日常行为,殊不知,企业文化和规章制度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没有有力制度的支撑,企业文化建设就缺乏强大的执行力,难以落地。

(作者系大冶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冶炼厂企业文化办公室主任)

?

-全文完-

文档评论(0)

189****09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