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ppt 21页).pdf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产业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

IndustryEconomics

IndustryEconomics

产业布局

第一节产业布局理论概述

一、产业布局的涵义

一、产业布局的涵义

产业布局:又称产业分布、产业配置,

产业布局:又称产业分布、产业配置,

是指产业在一定地域空间上的分布与

是指产业在一定地域空间上的分布与

组合。

组合。

二、区位分工协作理论

〔一〕古典经济学派的分工和贸易理论

〔一〕古典经济学派的分工和贸易理论

1、亚当·斯密的绝对本钱理论

、亚当斯密的绝对本钱理论

1776年,?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年,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1776??

2、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本钱理论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本钱理论

1817年,?政治经济学原理?

年,政治经济学原理

1817??

〔二〕现代经济学派的区域分工与贸易理论

1、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H-O原理〕

埃利·赫克歇尔,1919年,比较本钱差异的两个必备条件:

两个国家生产要素禀赋不同;不同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

使用的要素比例不同。

贝蒂尔·俄林,1933年,?域际贸易与国际贸易?

比较利益产生的原因:生产要素禀赋的相对差异决定了区

域分工与贸易、国际分工与贸易的产生。

2、现代区域分工与贸易理论的开展

〔1〕技术差距理论

波斯纳,1959年,运用技术创新理论修正俄林模式

〔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弗农、威尔士,产品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创造新产品阶段、

定型产品生产阶段、定型产品开展阶段、标准化产品阶段

〔3〕“中心——外围〞理论

普雷维什,1950年,把世界经济体系分为两局部:由兴旺国

家组成的工业国中心地带,由不兴旺国家组成的初级产品

外围地带。

三、产业布局的区位理论

〔一〕产业布局区位理论的形成〔古典区位理论〕

〔一〕产业布局区位理论的形成〔古典区位理论〕

1、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

1、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

杜能,1826年,?农业和国民经济中的孤立国?

杜能,年,农业和国民经济中的孤立国

1826??

〔1〕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中心思想

〔〕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中心思想

1

在确定农业活动最正确配置点时,要把运输因素考

在确定农业活动最正确配置点时,要把运输因素考

虑进来。

虑进来。

〔2〕“孤立国〞模式的根本假定

均质的、单中心的、自由竞争的、等距离运输费用

的封闭区域

〔3〕农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杜能圈〞模型〔农业圈

层理论〕

第一,通过农业合理布局可以节约运输费用[利润=价格-〔生

产本钱+运费〕],最大限度地增加农业利润。

第二,纯粹的“杜能圈〞。自由农作圈、林业圈、谷物轮作

圈、谷草轮作圈、三圃式轮作圈、畜牧圈。

第三,改进的“杜能圈〞。在非均质、多中心和非等距运输

情况下农业区位理论模型的改进。

2、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

阿尔弗雷德·韦伯,1909年,?工业区位论——区位的纯

理论?,1914年,?工业区位论——区位的一般理论及

资本主义理论?

工业区位理论的中心思想:区位因子决定生产区位

〔1〕分析工业区位的假定条件

〔2〕分析影响工业区位的因子

区位因子作用的范围不同:一般因子和特殊因子

区位因子作用的方式不同:地方因子和集

文档评论(0)

189****073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