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探究与分享及参考.pdf

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探究与分享及参考.pdf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探究与分享及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第一课走进思维世界

一、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课本P2探究与分享

《庄子·秋水》载: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

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

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今吾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

与语大理矣。

黄河之神河伯由欣然自喜到望洋兴叹,这种态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除了亲历感知之外,我们还有哪些办法突破井底之蛙、夏天之虫的思维局限?

【参考答案】①欣然自喜的原因:河伯认为他所在的黄河是最为广大的,这个认

识是正确的。②后来望洋兴叹的原因:他又看到了比他所在的黄河更为广大的大

海,发现他之前的认识是不正确的。③这种态度的变化原因:是由于他对所看到

的现象作了比较,认识到此前自己的认识是错误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是其态

度变化的思维原因。我们还可以运用思维的间接性,通过学习人类思想的成果,

弥补个体感性认识中思维的局限,获得超越个体感知能力之外的更广泛、更深刻

的理性认识。

课本P3探究与分享

有这样一到推理能力测试题。一位想招聘助手的商人,将前来应聘的A、B两人

带进办公室,向他们展示了两顶红色,三顶黑色的帽子。然后,他关掉灯,在一

片漆黑的情况下,要求A和B各摸一顶帽子戴上,他自己也戴了一顶,并将其余

两顶藏了起来。开灯后,商人要A、B尽快说出各自头上戴的是什么颜色的帽子。

A与B看到商人戴的是红色帽子。过了一会儿,A喊道:“我戴的是黑帽子。”

商人询问了A的推理后,决定录用A。

A是如何得出他的结论的?

在相同条件下,A为什么表现比B好?

【参考答案】A的思维和推理过程是:如果他头上戴的是一顶红色的帽子,那么

B能立即说出他自己帽子的颜色;而B没有能够立即说出,所以,他头上戴的不

是红色的帽子,而是黑色的帽子。

由于只有两顶红帽子,而A、B双方不仅能看到商人也能看到对方所戴的帽子。

两人面时的条件完全相同,因此,谁能更快说出正确答案,说明谁的思维速度更

快,推理能力更强,谁的表现也就更好。

课本P4探究与分享

两个分别以3x105千米/秒和5x104千米/秒的速度运动的物体。人们很难凭感官

直接感知其速度上的差别。然而,人们依据科学知识却能够理解这样的问题:假

设有星际飞船以5x104千米/秒的速度飞向某一遥远星球。它的速度比光速慢了

多少?

人们依据科学知识能理解光速,这反映了思维具有什么特征?

【参考答案】人们依靠科学知识,以抽象思维的比较、分析、推理等方式理解光

速,这反映了人的思维具有间接性。

课本P4探究与分享

我们平时所看到的树木,或高或矮,或直或曲。或粗或细,或阔叶或落叶,或乔

木或灌木,或落叶或常绿……具有不同的个体特征。“树”这个概念,揭示了一

切树所具有的共同属性,即木本植物。

上述材料反映了思维具有什么特征?

【参考答案】上述材料列举了日常生活中我们所看到的树的多样化的个体特征,

并指出这些个体特征与一切树的共同属性不同,揭示了一切树都具有的共同属性

是“木本植物”。

这反映了在认识一类事物的过程中,思维具有舍去认识对象表面的、非本质的属

性,抓住其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的概括性特征。

二、思维形态及其特征

课本P5探究与分享

一百多年来,人类经历了血腥的热战、冰冷的冷战,全人类的共同愿望就是和平

与发展。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全球命运与共,和平力量的上升远远超过战

争因素的增长,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

在《和平是一棵树》这首诗中,诗人写道:“和平是白天鹅的翅膀,是翅膀掠过

宁静的湖水,是水底映出的云影;和平是开向四方的门,是门里圆桌上斟满的红

酒,是酒上照耀的灯……

比较上述材料在思维表达上的差异。

【参考答案】第一段:运用的是以概念为思维的基本单元表达思想的抽象思维;

第二段:运用的是以感性形象为思维的基本单元表达思想的形象思维;

课本P6探究与分享

小明与小芳讨论选修哪门课时,针对思想政治课中的“逻辑与思维”,两个人有

以下对话。

小明说:学习科学思维方法有用吗?

小芳:当然有用啦,科学思维方法是知识创新的工具嘛。

小芳的话,组合起来就是一个推理:

知识创新的工具是有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聚好信息咨询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公司能够提供如下服务:办公文档整理、试卷、文档转换。

认证主体鹤壁市淇滨区聚好信息咨询服务部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0611MA40H8BL0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