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部分地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题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docxVIP

重庆市部分地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题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docx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学类文本阅读

重庆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难于解决的事

霍亭

中秋节前一天的黄昏,农家们都兴致勃勃的在忙碌着预备明天过节的事了。自从异国军队霸据了这地方,差不多这样的节日已经没有了三年了。如今重新回复到太平的岁月里了,农民们一点也没有迟疑地就好好的预备起他们的节日来。

月亮升起来了,圆滚滚的一轮搁在村前一株楝树的枝梢上,没有事的农民全在坪场上乘凉。这时,有一个女人的声音唱起歌来,我听出这是张根林家的大女儿唱的。这是一个眼睛里有些白障的半盲的少妇。她还有一个妹妹,叫做小翠翠,十四岁了。

农村里很少人识字,东路教育委员会的普及识字运动还没有举办,她们姐妹俩虽然很有识字的欲望,可是现在她们还只能从一位做民运工作的女同志那儿口传地学会了许多歌。她们的颖悟的程度是值得教人惊讶的,一支歌只要同在一起唱了几遍,她们就自己会唱了,而且,还大都能猜度得出歌句的意义。现在,那位瞎大姊正在提高了声音唱:

前面有“江抗”的义勇军,

后面有抗日的老百姓

大家携手进攻敌人,

把他消灭!把他消灭!

她的声音是自然而纯和的,一点没有都市女性的那种刺耳讨厌的压榨出来的怪声怪调;我觉得这里有一种可爱的清婉的女性的音色,使人觉得那真正是一个女人在唱的歌。围听着的农人们学着队伍里的同志们一样疏疏落落的拍起手来,有一个老农民叫道:

“小翠翠也唱一个新歌给大家听听!”

小翠翠站起来假做倔强的抗辩说:“为什么不请那边的霍同志唱呢?”这样,小翠翠她自己脱了壳,而我却被邀进他们的乘凉集团去了。

我说:“好的,我和瞎大姊、小翠翠来合唱一个《秋风起》。”

小翠翠仍旧脱不了身,于是我们合上了音,一起开始唱起来:

秋风起,秋风凉;

“江抗”“民抗”打东洋,

“江抗”“民抗”保家乡;

我俚在后方,

多做几件棉衣常,

帮助俚笃打胜仗……

我们唱完了四支,又由小翠翠唱了一个《军民合作》,这热闹的晚会一样的乘凉才渐渐的散开了。一个中年的农民把他的竹凳移到我的旁边,和我说起话来,一股酒气直喷到我脸上。

“同志,小翠翠的歌唱的真好,”他说,带着一种感触的叹喟,“将来打胜了仗,人总可以有好日子过了。”

“是的,”我应他。

他搓了搓手,忽然问我道:“你今天看见一个女人么?她烫了头发的,穿一件黑香云纱旗袍的?”

我记了起来,我今天是看见这样一个女人的,她还有两个金牙齿。

“她是我的老婆的女儿,我这个人人穷命又坏,这个老婆是第三个了,本来是一个寡妇,跟我的时候,就带了一个女儿来。”

“她的命也不好。把她养大了,给她嫁了一份人家。但是,偏偏嫁到了一个不昌盛的丈夫,没有两年,赌得连老婆也卖掉了,就是卖给现在的我的女婿的。他是在上海做外国铜匠的,所以她一直就在上海过活。那外国铜匠原来还有一个老婆,所以我的那女儿只能算是小,懂么?那个外国钢匠喜欢我的那个女儿,不喜欢他的大,所以他带了小到上海去,把大留在乡下。大有三个孩子,他有七亩田给他们种。这几年年头乱糟糟的,丈夫不回来,大在家里另外找了一个男人,隔年里又生了个孩子。”

“乡下太平了,我的女婿三年不回来,现在也回来了,这一回来,他的老婆的事情就麻烦了呀!”

“麻烦什么?”我说。

“我的女婿一回来,他的老婆托了他们那边村上的王二叔叔来带一个信,说不愿意回来了。”

“总要了一了呀!两面都愿意了一了,但是后来还是了不了。那边的女人的男人答应把田归还过来,还送三百块钱过来,大家请中人言明画个花字,以后不得翻悔生出是非。我的女婿答应了,不过他一定不要那三百块钱,他说现在在‘江抗’地面上,样样都要讲道理的呀,男女平权,女人便不能像东西那样买来买去了。但是,那边的那个女人和她的男人,却一定要送钱过来,他们说:‘他不收钱是什么道理呀,他预备日后无中无证好赖掉,重新生出是非来么?’这事情到现在大家僵住了!”

不同的气候可以形成不同的气流,这旧事件的新枝节却引起了我的兴趣,我望望他,提醒他向村自卫会去求解决。

他摇摇头,“他们有什么方子,我们已经提出过了,他们也没有办法。”

“为什么?”我说。

“没法解决,”他还是摇头,“一个要给钱,一个硬不肯收钱!世上也少有这样的事!”

“不要紧的。”我为他解释,“村自卫会是你们大家推选产生出来的。你们首先就应该信相自己的自卫会是有能力的,一定有好法子想得出来的。”

一月以后我又有事经过这个村上,我看见好多人围在坪场上听小翠翠她们唱歌,那位上海来的金牙齿女人也和在里面唱:

秋风起,秋风凉,

秋风吹过雪飞扬,

战士身上少衣裳;

我俚在后方,

多做几件棉衣裳……

那位中年的农民扯扯我的袖子。我立刻问他:“事情怎样了呀!”

他笑嘻嘻的告诉我:“了结得很好,村自卫会判定那女人的男人仍旧把三百块钱拿了出来,而我的女婿则并不拿进这笔钱,由村自卫会的人做中保,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