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的拒绝公开课教案设计.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牡丹的拒绝公开课教案设计

PAGE

PAGE1

解读花语背后的故事

——《牡丹的拒绝》教学设计

青县职业高级中学孙增红

【文本初探】

牡丹,素来以它特有的富丽、华贵和丰茂,在中国传统意识中被视为繁荣昌盛、幸福和平的象征。然而,牡丹花语的背后却有它别样的故事、风骨和精神。古有“焦骨牡丹”的传说,今有张抗抗的散文《牡丹的拒绝》,赞其骄傲,述其壮烈,誉其高贵坚定,品其卓尔不群。授课者通过“牡丹拒绝了什么”、“牡丹为什么拒绝”这两把钥匙,有依据地引导学生解读文本、追述精髓、品味语言,思路清晰,目标明确。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清本文的脉络和结构、了解本文托物言志、以花喻人的写法;

2.理解比喻、拟人、引用、反问等修辞方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品味文章的优美语言;

3.学习牡丹“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的可贵品格,理解本文的深刻内涵;

过程与方法

1、揣摩文章语句,通过朗读比较法,品味本文语言的艺术性;

2、拓展及延伸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及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尊重个性美的认识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品味文章的优美语言;理解本文的深刻内涵;

【教学方法】

1、多媒体展示法;

2、阅读法

3、小组讨论法

【教学辅助】

多媒体辅助

(教学用具是一种直观的教学手段,它可辅助教学,使所讲内容更加具体化、形象化和深刻化)

【课时】

2课时

【课前准备】

1、要求学生朗读全文,疏通文字,初步理清文章思路;

2、张抗抗的相关资料;张抗抗,1949年出生于杭州。1969年去北大荒上山下乡。1972年开始业余学习写作并发表作品。1977年就读于黑龙江省艺术学校,1979年调入黑龙江作协从事专业创作。至今发表长、中、短篇小说,散文300余万字,出版专集十余种,并多次获全国及各省级刊物散文奖,短、中、长篇小说奖。1988年被英国剑桥大学收入《世界名人录》,任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张抗抗绝不无缘无故地去写一景一物,除非她从中悟到了什么,使之能够“上升到超越于现实之上的艺术境界和智慧境界”。登泰山,从人对山的征服,体味人对自身的超越;从泰山形成过程中的三降三起,体会自然运动中的一种辩证法则:“如果它想要获得一个新的高度,它务必在造山运动中将自己再沉沦一次”。不知有多少人登过泰山,不知有多少人写过泰山,但很少有人把泰山的奇丽壮观与它的沉沦联系起来,并且看作是今日辉煌的一个动因。张抗抗的命题不是“一览众山小”,而是“仰无愧于天”。这是对人世乃至大千世界沉浮生灭的一种深层感悟,一种乐观积极的有进取意识的把握。

《牡丹的拒绝》可谓张抗抗近年的代表作,在整个散文的百花园中也是一枝上品。它的选材提炼、立意布局、行文语言都无可挑剔。……这里特别显出一个作家不寻常的艺术的洞察、思考、感觉和表现的能力。

积累字词:

仰慕?赞誉?雍容华贵?绚丽?惊世骇俗?跋山涉水?蔚然成风?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瞻仰?黯淡萧瑟?恣意?濡染?窥视?膜拜?消遁?安之若素?贬谪?繁衍

【教学设计过程】

一、掀开面纱、初赏牡丹

(一)激趣导入

(课前播放《牡丹之歌》,创设情境)

花,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美丽的礼物,每一种花都有它不同的寓意,不同的人对不同的花,又有别样的欣赏,那张抗抗对牡丹是怎样的欣赏呢,那就让《牡丹的拒绝》来告诉我们吧!导入课题。牡丹的拒绝(板书)

(二)紧扣文本,预习验收

请大家梳理文章的结构

构思巧妙、脉络清晰,是本文的一大特点。

第一部分:写人们从四面八方赶到洛阳看牡丹。(未到洛阳想牡丹)

第二部分:写牡丹的拒绝。(到了洛阳赏牡丹)

第三部分:意在揭示牡丹拒绝的原因。(不见牡丹花开赞牡丹)

大家觉得牡丹美吗?那么我们手中的文章有提到这些牡丹的品种吗?

(请一名学生朗读)

“你也许在梦中曾亲吻过那些赤橙黄绿青蓝紫的花瓣,而此刻你须在想象中创造姚黄魏紫豆绿墨撒金白雪塔铜雀春锦帐芙蓉烟绒紫首案红火炼金丹……”

(品读语言)

牡丹的开放很美,文中怎么评价概括牡丹的美?

(全体学生齐声朗读)

“它美得秀韵多姿,美得雍容华贵,美得绚丽鲜艳,美得惊世骇俗。”

运用排比,增强语势,集中概括牡丹的美。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的美只是雍容华贵吗?牡丹的美只是国色天香吗?那它会不会有多样的美呢?

二、解题入手、再赏牡丹;

解读标题:拟人。只有人才会拒绝,花却能拒绝,有人的灵性。

我们再仔细来看一下题目,其中包含了我们解开这篇文章的两把钥匙。

①第一把钥匙:牡丹拒绝了什么?

②第二把钥匙:牡丹为什么拒绝?

三、解读文本、逐个击破;

(一)第一把钥匙:牡丹拒绝了什么?

我们先拿起第一把钥匙,走进《牡丹的拒绝》,看看牡丹到底拒绝了什么?

请以小组的形式自由讨

文档评论(0)

185****96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