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ppt

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谢谢! 联系方式: wpshi@ses.ecnu.edu.cn 1332 1930 955 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 石伟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8.11.25 天津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 难题、课题与话题 面临的两难问题 值得探讨的课题 令人担忧的话题 第一部分:当前我国职业教育 发展中的难题 一、生源不足的现状与中职扩招任务完成 就全国来讲,2007年高中阶段入学学生量已经进入了低谷,而且人口统计显示,这种低入学状况将要持续3年。 这一趋势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扩容政策提出了挑战。教育部提出要扩展中等职业教育规模,连续两年各扩招了100万人,2007年又扩招了50万,2008年还要扩招! 暂且不说这种扩容政策考虑的是市场需求、政府需求,还是老百姓的需求,但就生源减少现实就可能让该政策的可行性大打折扣。 对策思考: “中职”学校要生源多元,向功能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为了度过“生源锐减”的“三年自然灾害”,职业学校要实现生源多元, 在继续招收初中毕业生的同时,还要积极开展农民工培训、企业职工的职后培训、“高考落榜生”的就业培训、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培训、社区的成人教育。 使“中职”学校功能多元化:就业、升学、社会服务“三位一体”;服务于学生、服务于行业、服务于社会;真正做到“双证融通”,“中高职衔接”,“职前、职后一体”。 二、高中阶段普职比例的政府硬性规定 与市场机制下学生、家长自主选择 家长的社会心态 在经济、文化、教育发达地区,大多数家长希望孩子在高中毕业后上大学,“二本”、“三本”进不了,至少在就业前上个“高职”; 即便学业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家长,大多也没有让孩子在18岁就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打算。 这些地区高等教育发达、“高职”门槛不高的状况进一步助长了家长的这种社会心态。 这样,就业导向的“中职”自然成为学生家长的“最后选择”。 对策思考: 政府——“政策导向” ——构建真正通畅的职业技术教育“立交桥” ——高职、高专主要面向职业学校招生 ——高职、高专招生考试单独命题(重技能) ——劳动部门严格执行“劳动准入制度” 学校——加强“生涯教育与指导”(初中) ——让学生认识自我,自己的职业倾向 ——让其认识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三、政府的“就业导向”与 学生的“升学需求” 职业教育不仅仅是“就业教育” “升学需求”是一种合理的需求 职业学校应该具有“就业、升学”两大功能 但应以“就业教育”为主,“升学准备”为副 这个“升学”应该强调“职业技能优先”而非文化基础优先,与高职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 四、学生文化基础更差与职校 文化课功能的重新定位 观点一:为学生更好的生涯发展,必须加强文化基础 观点二:为学生将来多次就业,必须加强文化基础 我的观点:强调某一阶段职业教育的有限目标与主要目标 ——科学的发展观:首先是为学生的第一次就业作准备,其次才去兼顾学生多次就业的需求 我的观点:应强化职校文化课的服务功能 ——服务于学生的专业学习(分层教学) ——服务于学生的生涯发展(注册入学实施前,只能是应试教育) 目前要解决的难点:如何使学生 --“学有兴趣” --“学有乐趣” --“学有成效” 五、加强“实践性教学”与基础能力建设相对滞后 专业教师缺乏一线工作经验 专业实训设备设施不齐不全 专业实训工位数台套数不够 理论教学实践教学顺序倒置 学校学习与岗位学习的脱离 加强实践性教学的根本出路在于 ——“产学研”结合 我国目前这种学校本位的职教实施体系,在教学内容、实训设施、专业师资上,具有三个靠本身无法克服的缺陷: 不管学校的教学内容如何先进,与生产、服务一线所应用的最新知识、最新技术、最新工艺相比,总有距离; 不管学校的实训设施如何先进,与生产、服务一线最新生产设备相比,总有距离; 不管学校的专业课师资如何“双师型”,与生产、服务一线技术专家、操作能手相比,总有距离。 这些“致命缺陷”,只有靠“校企合作” 才能克服。 目前我国的“校企合作”中,“学校爱企业,企业不爱学校” 如何借鉴德国、澳大利亚等国经验,在政策上建立激励机制,让企业有积极性深度参与学校职业教育过程,形成互动、双赢的校企合作体制,使“学校学习”与“职场学习”真正紧密结合起来,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未来发展面临的另一个重要课题。 六、 “双证融通”与“证出多门” 就业导向与能力本位的教育与培训 职业资格证书教育与学历教育的有机结合 ——“双证融通” ——“学历社会”走向“能力社会” 职业院校的专业标准如何劳动部门的能力标准对接?与哪个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证出多门”如何“融通”? ——“证出多门”如何“职前、职后一体”? 对策思考 统一职

文档评论(0)

小玉儿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