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志愿服务的行政化问题对策研究.doc

我国志愿服务的行政化问题对策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志愿服务的 行政化问题及对策研究 刘 勇 摘 要 五、六十年代以来,国际上对社会发展观的认识正从过去强调经济增长转向强调整个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在我国,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和城市化建设的高速发展,大量的公共事务和社会问题也随之产生,如老龄化、下岗就业以及社区建设等,这些问题和事务仅靠政府一手包办难以令人满意,在政府能力限度之外急需一种新的社会合力来支持这股有效的处理这些公共事务。这就使志愿活动成为政府促进公共事务解决的一种行政体制外的动员和组织方式。这一政策促使大量志愿组织和志愿活动逐步形成规模。 志愿服务作为公共事业组织(第三部门)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是随着公共事业组织的独立而发展起来的。由于受我国国情和改革的进程的影响,公共事业组织的主体地位确立的异常艰难,使得志愿服务行动的发展也不顺利,在志愿服务中产生了行政化的问题。它不仅对志愿服务本身是一种损害,同时对整个公共事业组织的建设发展也极为不利,从而必将影响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影像“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目标的实现。 为了克服这种不利局面,一方面要借鉴国外志愿服务的发展经验为我所用,另一方面要结合本国的成功实践,从确立公共事业组织的主体地位入手,实现志愿服务的结构转型,辅以法制保障,从而发掘出克服志愿服务中的行政化问题的有效对策,为志愿服务事业的持续深入发展注入动力,推动我国社会改革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志愿服务 志愿组织 行政化问题 公共事业组织 政府 目 录 第一章 引言 4 1.1 研究意义 4 1.2 研究方法 4 1.3 论文结构 5 第二章 志愿服务的理论分析 6 2.1新“公共空间”理论 6 2.1.1志愿精神的兴起 6 2.1.2都市新“公共空间”的发育 7 2.2公民社会理论 8 2.2.1公民社会的涵义 8 2.2.2志愿组织的涵义 9 2.2.3志愿组织的发展对建构公民社会的意义 9 第三章 我国志愿服务中的“行政化”问题 11 3.1 志愿服务中“行政化”问题的提出 11 3.2志愿服务中“行政化”问题的诱因 11 3.2.1外部原因 11 3.2.2内部原因 12 3.3 志愿服务“行政化”问题的后果 13 3.3.1 不利于志愿精神的培育 13 3.3.2 不利于志愿服务目标的实现 13 第四章 国外志愿服务的发展经验 14 4.1 国外志愿服务概况 14 4.1.1国外志愿服务的起源及演进 14 4.1.2 国外志愿服务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14 4.2国外志愿服务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15 4.2.1 西方的志愿者活动具有民办性质 15 4.2.2 西方企业普遍支持慈善事业 15 4.2.3政府提供政策法规上的支持 15 4.2.4 志愿组织与民间团体合作 16 4.2.5 社区成为志愿者活动的重要载体 16 第五章 我国克服志愿服务中“行政化”问题的对策研究 18 5.1建立公共事业组织的主体地位 18 5.1.1 公共事业组织的职能优势 18 5.1.2公共事业组织与政府合作的必要性 19 5.1.3 建立公共事业组织的主体地位 20 5.2 实现志愿服务的结构转型 21 5.2.1政府倡导 21 5.2.2社会整合 21 5.2.3管理分层 22 5.2.4团体独立 22 5.2.5竞争选择 22 5.2.6激励机制 23 5.3支持非营利服务组织的发展 23 5.4 强化志愿服务的立法保障 24 5.4.1志愿服务立法的意义 24 5.4.2志愿服务立法的原则 25 第六章 志愿服务发展的成功案例—深圳市义工联的成长启示 26 6.1体制外生长阶段 26 6.2政府支持阶段 28 6.3?法制保障阶段 29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意义 志愿服务是几乎是每个文明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指任何人自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 ,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服务的活动。? 第二章 志愿服务的理论分析 2.1新“公共空间”理论 2.1.1志愿精神的兴起 对于志愿活动的中观理论分析,我们提出志愿者这一人性假设,正如人有作为经济人的一面,人也具有为社会服务的志愿精神的一面,志愿服务理论假定志愿者的存在。志愿者可以看作是任何一个人,只要肯自愿利用自己的知识、时间和精力等来为增进社会福利或解决社会问题而努力,并不计任何报酬,都可被视为志愿者。志愿者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自愿的,而非强制的 志愿者进行志愿服务必须出于自愿选择,而不是来自于外界的强制,这样才能使我们将志愿活动与政府行为和人们在单位内的职业行为区分开来。据调查,大多数市民均认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应该出于自愿。虽然

文档评论(0)

Ryanwh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