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与写作】特稿.pptVIP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新闻采访写作教程(20) 特稿写作 上课堂作业讲评 新闻特稿的写作 “你是登上长城的美国好汉” 新华社北京6月28日电当美国总统克林顿第一眼看到中国的万里长城时,他连声说道:“真美,太壮观了,简直令人惊叹。” “我很难想象长城历史如此久远,城砖都有四百多年历史,”克林顿星期天站在长城上说。克林顿在星期六跟中国领导人几轮繁忙的会晤后,今天换上了墨绿色短袖上装,米色西裤,看上去更像一个游客。 1972年尼克松总统站在长城上说,“这是一堵伟大的墙。”1984年里根总统爬上长城后说,“令人敬畏, 令人神往。” 长城是公元前200年由秦朝(公元前221—前207年)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开始兴建的,目的是抵御北方游牧部落的军队侵扰秦朝的农田。长城从东海岸一直绵延到西部的隔壁沙漠。 北京今天是个大热天,气温高达37摄氏度(华氏99度),是入夏以来气温最高的一天。北京东北80余公里的慕田峪翠绿的群山笼罩在一层薄雾中,青灰色的长城沿山脊蜿蜒而上。慕田峪陡峭的山峰曾是阻碍游牧民族入侵的天然屏障。 克林顿总统一家是在游览了曾经居住过中国明清两朝(1368—1911)24位皇帝的紫禁城后,兴致勃勃地来到了慕田峪长城。 当他们长长的车队抵达慕田峪山麓脚下后,克林顿一家迎着扑面而来的热浪,乘缆车登上慕田峪长城。52岁的克林顿同戴着遮阳帽的夫人希拉里手拉手攀登到15号敌楼。 慕田峪长城总长三千多米,共有22座敌楼,始建于明朝,曾经是通往京畿重要的军事关隘。 “我认为长城是中国的象征,是向世界展示一个统一的中华民族的象征,而不再是一道将人们拒之门外的墙”,他摘下墨镜对围着他采访照相的中美两国记者说。 照完相,克林顿总统与女儿又攀上前方的16号敌楼,来到慕田峪长城最险峻的地段。“长城陡然起伏,比我想象的壮观得多”,他说。 “如果我们在长城上再往上爬几个小时,我们的身体会更健壮,”他对记者说。“这对我是很好的锻炼,对你们也是很好的锻炼。” 克林顿总统和他的一家在长城上游览了一个多小时。他们走下长城后,在一块石碑前停留,石碑上镌刻:“中国的长城过去是用来防御外族侵扰的设施,现在它是团结各国人民的纽带,愿中国的长城继续是团结世界各国人民的象征。” 慕田峪长城管理人员向总统一家赠送了慕田峪长城模型、介绍长城的画册和登上长城的证书。赠送证书的管理人员借用毛泽东主席“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诗句对克林顿总统说:“您是登上长城的美国好汉。” 克林顿总统在长城留言簿上写到:“感谢你们带我,我的家人和随行人员游览长城。长城比我们想象的更为辉煌。”(完) 新闻特稿又称特写,它与消息或硬新闻的区别是: 硬新闻 特稿 5W 人情味、娱乐性、愉悦性 新闻事件 情绪、氛围、心情、讽刺、幽默 有写作套路 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发挥记者的想像 最重要的在导语里 最重要的内容不一定放在导语中,可以 在导语中通过趣闻逸事、小故事、气氛描 写等表现出来 优秀的记者需要有一对灵敏的耳朵去寻找精彩的引语‘一双敏锐的眼镜去观察细节。 鲜活的场面是通过记者亲眼观察到的一个故事,再通过记者的笔展现给读者的。 In Rural China, a Steep Price of Poverty: Dying of AIDS By ELISABETH ROSENTHAL,《纽约时报》,October 28, 2000 ZHENGZHOU, China — To celebrate the Moon Festival last month, a frail retired doctor named Gao Yaojie scraped together money to hire a taxi, packed it full of medicines, brochures, sweet drinks and cakes and slipped off, once again, from this provincial capital to see patients in remote mud-brick villages where countless farmers are silently dying of AIDS. Chinese officials here generally deny there is AIDS in rural part

文档评论(0)

精品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