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教案】解热镇痛抗炎药.docx

【药理学教案】解热镇痛抗炎药.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七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目的要求:1.掌握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共同作用及原理。2.掌握阿司匹林的作用特点、用途及常见不良反应。3.了解其他类别的解热镇痛抗炎药的作用特点、用途及不良反应。讲授重点:1. 解热、镇痛、抗炎的作用原理。2. 水杨酸类:乙酰水杨酸的吸收与代谢特点,临床用途,常见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3. 其它类:对乙酰氨基酚作用特点及应用注意;保泰松的代谢、作用特点及适应证,不良反应与禁忌证;吲哚美辛的适应证及禁忌证;布洛芬、萘普生及吡罗昔康的特点及适应证。讲授难点:1.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共同作用及原理2.环氧酶同工酶COX2的发现与作用3.乙酰水杨酸的吸收与代谢特点教材:药理学, 向继洲 主编 科学出版社教案正文:?解热镇痛抗炎药(antipyretic-analgesic and anti-inflammatory drugs)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而且大多数还有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它们在化学结构上虽属不同类别,但都可抑制体内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 ,PG)的生物合成,目前认为这是它们共同作用的基础。由于其特殊的抗炎作用,故本类药物又称为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乙酰水杨酸是这类药物的代表,因此有人将这类药物称为乙酰水杨酸类药物。一 、发展简史:100多年来,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on-steroid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被用来治疗风湿性疾病和解热镇痛。但直至今日,我们对其作用机制和临床适应证的认识仍在不断深化。百年中,从单一品种迅速发展成为六大类近百十个品种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据估计世界上每天约有3-4千万人使用NSAIDs,年销售总额超过20亿美元。在我国NSAIDs生产仅次于抗生素类,屈居第二位。阿斯匹林是经典药物之一,1899年德国Bayer药厂的Hoffmann合成了乙酰水杨酸(aspirin),开创了NSAIDs发展的先河。以后有了水杨酰胺、二氟尼柳、贝诺酯和甲氯灭酸钠等(6种)。1860年用化学方法合成了水杨酸(salicylic acid);1899年Bayer 药厂合成aspirin,开创了NSAIDs发展的先河;20世纪50年代合成了吡唑酮类;20世纪60年代合成了吲哚乙酸类;20世纪70年代后又相继合成了丙酸类、苯乙酸类。二、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共同作用机制:1、基本作用机制:本类药物的基本作用机制是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PG是一族含有一个五碳环和两条侧链的二十碳不饱和脂肪酸。很多细胞都可以合成PG。当各种细胞受到病理性刺激时,磷酯酶A2、C系统催化水解膜磷酯,释放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A)。释出的AA被COX及脂氧化酶(lipoxygenase)氧化成不同的代谢产物。AA经脂氧酶作用,生成白三烯(leukotrienes LTs),此反应主要在嗜中性、酸性、硷性粒细胞中进行,AA经COX途径,首先生成不稳定的内过氧化物(PGG2),再经过氧化氢酶降解为PGH2,同时释放氧自由基。PGH2再代谢为各种前列腺素和血栓素(TXA2、TXB2 )在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中,PGH2经11-酮异构酶催化转变成PGD2,或经9-酮异构酶转变为PGE2,PGE2经9-酮还原酶转变成PGF2a。PGH2经前列环素合成酶,转变成PGI2。在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中PGH2经血栓素合成酶作用生成血栓素A2,在水中自发变成TXB2。由于在机体中PG是重要的一类炎症因子,NSAIDs正是通过对COX途径的抑制,从而产生了解热、镇痛、抗炎等药理作用的。2.环氧酶同工酶COX2的发现1971年John Vane报道了著名的研究结论:Aspirin-like drugs的作用机制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1992年逐渐明确aspirin及NSAIDs作用的机制主要是抑制了COX活性的缘故。1989年Needleman等发现在由细菌脂多糖和细胞因子诱导的人单核细胞(体外)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体内)中COX蛋白质表达增强,糖皮质激素可抑制这一过程,但对前列腺素的基本生成和白三烯的产生无任何作用,由此怀疑存在另外一种COX。1991年Haerschman 和Simmono 克隆出环氧酶COX1的同工酶COX2;最近研究提示,COX1可能参与许多重要的生理过程;而在炎症反应中的环加氧酶可能主要为COX2。依椐NSAIDs 对COX同工酶抑制作用的强度和选择性不同,分类如下:(1) 特异性COX1 抑制剂:如小剂量阿斯匹林<0.5g/d(2) 非特异性COX抑制剂:指对COX1和COX2具有不同抑制作用的制剂,如大多数常用的NSAIDs。(3) 选择性COX

文档评论(0)

精品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