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设计songbie.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送孟浩然之广陵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新课标的实施建议: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2.《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3.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语文课程的根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5.建构主义理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正确理解把握教材。 《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人巧妙地将对好友的一篇深情寄托在动态的自然景物描写之中,将情与景自然交融在一起,含而不漏却余味无穷。 盛唐诗人笔下离别在感伤之外,更充满了少年人青春昂扬的气息,充满蓬勃的生命活力盛唐独有的精神风貌。2)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及既有经验进行分析,说明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及对策。 1.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独立阅读的基本能力,初步形成了较为稳定的阅读习惯。从思维发展的角度来看,六年级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学生善于想象,在语言感悟方面深度不够。 2.学生的求知欲比较强,能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但表现欲较弱,上课气氛不够活跃。 3.学生对于在多媒体环境下学习的方式非常感兴趣。 4.孩子能收集相关语文学习材料,但面不广,收集材料较散。 学前教学状况、问题、对策:节奏感强,富于音律,读来朗朗上口大多数小学生喜爱诵读古诗向学生推荐一些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3)针对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 1.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的说明:依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的要求,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从学生的学习经验入手,辅以对古诗写作方法的引导理解,以古诗的朗读、背诵为重点,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古诗的学习方法。 准确表述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并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对教学重难点进行分析。 教学目标 ???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 2.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 3.激发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 教学重点: ??? 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 教学难点: ???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课前准备: 1、背景音乐:《高山流水》 2 热身活动:分两队,小队长领着赛背李白的诗。 (启用哪种背景音乐,确定什么课前活动内容,是经过了考虑和挑选的。高山流水遇知音,李白诗篇万古传。——“未成曲调先有情”,课前的一切准备都只为了让学生进入和谐的感性氛围。) (二)、读懂诗题。 1、读准题目 送/孟浩然/之/广陵 ①指名读 ②齐读 [设计意图读懂题目第一层要求:读准音,断好句。) [设计意图:先个体后整体,六年级的语基训练既不放松也不刻意。不放松是要让正音要成为一种自觉的习惯;不刻意是因为不能因技能训练而影响了情感熏陶。] 2、个性读题 ① 题目共有七个字,读的时候不要平均用力,你觉得哪个字眼重要就着重读那个词,试着读一读吧,同学们。 生自由练读后师指名读,相机点拨: ☆他强调的是“送”,为什么呢? 对,是一首送别诗。 ☆同学们听出来了吗?他强调的是“孟浩然”,孟浩然是李白要送的人,也是李白的好朋友。 ☆ 强调“广陵”,广陵是要去的目的地。扬州是唐朝最繁华的城市。 ☆ “之”是什么意思? ② 不同的感受,不同的读法,你想怎么读题目呢?同学们自已再读一遍题目吧!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只要是自己的思考,就大胆地说出来,大声地读出来。不怕重复,也不怕与别人不同。] ③ 同学们,你读懂了题目了吗?题目的意思是什么? [设计意图:读懂题目第二层要求:带着自己的感受读,理解诗题字面上的意思。] 3、感性读题 古代交通不方便,离别之后就很难再相见。于是,写诗送别成了一种习俗,当时的送别诗就和现代的流行歌曲一样多。然而,李白和孟浩然在黄鹤楼的这一送却引起了轰动,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千古一别,或三名一别。名是著名的名。(手指课题)在名楼:黄鹤楼,送名人孟浩然,到名地:广陵。 论年龄,李白比孟浩然小十二岁,然而年龄差距不是问题,一样的酷爱自由,一样的潇洒飘逸,使他们互相仰慕,情投意合;一样的才华横溢,一样的诗才出众,使他们相间恨晚,无话不谈,不再寂寞。即使是短暂的离别,也那么依依不舍。 听了老师的介绍,你想再读一遍题目吗? 对,我们这才算真正“读懂诗题”。

文档评论(0)

精品家园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