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课件第二讲 网络教育应用理论基础.ppt

精选课件第二讲 网络教育应用理论基础.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情境认知理论 理论启示 1.学习的真实情境,学习任务应真实、结构不良并有一定的复杂性。知识是情境的一部分,知识的学习、掌握和应用都离不开实际情境。 2.学习者积极主动的参与,一方面应注意指引、诱导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不断的反思,另一方面重视学习者在协商讨论中进行个体和共同体知识的建构,同时允许多元化角色和观点的产生和存在。网络学习环境,促进阐述和清晰的表达,使隐性知识线性化,支持学习者开展协作、交流、互动和反思活动。 理论启示 二、情境认知理论 理论启示 3.教师作为促进者的指导作用。设计学习活动、提供必要的资源,提出学习的策略与方法并及时给予学生有效的反馈与建议。 4.真实性评价。 三、分布式认知理论?? * 理论内容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哈钦斯等人明确提出分布式认知的概念, 分布式认知理论认为,认知是通过内部表征(如个体的记忆、头脑中计 算)与外部表征(如采用纸质或计算机多媒体呈现的信息和知识)之间 的传播和转移产生的,因此各种不同表征系统或表征状态之间的交互是 知识产生和传播的重要特征,这些交互包括对话、非言语交流、信息形 式的转换、在内外部表征结合的基础上建构新的表征等,内外部表征之 间的交互受不断变化的环境的影响。 三、分布式认知理论?? * 理论内容 分布式认知(Distributed Cognition)是指认知分布于个体内、个体间、 媒介、环境、文化、社会和时间等之中,是包括认知主体和认知环境以及 所有参与认知活动的事物的一个多分析单元系统。 三、分布式认知理论 1.认知在个体内的分布 ??? 就知识本身而言,有其外在表现形式和客观存在基础,对认知个体而言, 它内在于人脑之中, 而且, 知识在每个个体头脑中的分布是非均匀的,神经科学和认知科学的模块理论支持这一说法。模块理论认为,人脑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是由一些高度专门化并相对独立的模块组成,这些模块复杂而巧妙地结合,是实现复杂、精细的认知功能的生理基础和心理基础(例如,抽象逻辑思维分布于左脑,直觉形象思维分布于右. 2.认知在个体间分布 认知不仅发生在脑中,而且发生在个体间交流的客观元素中,即在认知任务完成过程中既有个体的认知,也有多个个体间的交互作用。这就是认知在个体间分布。 理论内容 三、分布式认知理论 3.认知在媒介中分布 ??? 认知在媒介中分布。认知活动可以被看成是主体在媒介间传递表征状态的一种运演过程。知识借助媒介存在而得到传播。 4. 认知在社会-文化环境中分布 ?? 认知在社会-文化环境中分布。个体的认知活动有一个交流、反思、改进、协调的过程,总是基于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得以实现的,而社会共同体(特殊地为教育共同体)对个体认知活动的重要影响就是一个规范化的过程。因此,就个体的“意义赋予”而言,即包含有“文化继承”的涵义。 理论内容 三、分布式认知理论 5. 认知在时间上分布 ???? 认知在时间上分布。认知横向分布于每个认知主体特有的时间维度上,如人体生物钟理论已充分证实了这一点;认知纵向分布于特定认知主体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例如,成人常常根据他们自己过去的或文化上的经验来解释儿童的一些行为。因此,知识学习、理解和掌握有一个时间上的累积过程。 理论内容 三、分布式认知理论 (1)提出了一个新的分析单元——功能系统,包括“参与者全体、人工制品和他们在所处特定环节中的相互关系” (2)认知的分布性 (3)分布式认知通过分析工作所产生的环境、表征媒体(工具、显示器、使用手册、导航图)、个体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与所有人工制品之间的交互活动来解释认知现象。 (4)分布式认知关注信息和知识的传播及转换方式,强调利用不同的表征系统来记录和表达观点 理论观点 三、分布式认知理论 (5)强调人工制品的重要作用是信息和知识的传播与转换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智能性支持,主要是对任务进行转换,易于理解和完成。 (6)强调协作共同体中信息的共享是共同完成任务的基础。 (7)重视情境,强调对境脉中的信息表证和表征状态的转换进行记录和解释。 理论观点 三、分布式认知理论 创设真实(或接近现实)的社会——物质境脉。 运用技术来支持分布式的交互和协作 强调交流和资源共享的重要性 强调学习情境、文化氛围和学习共同体的重要性。 理论启示 四、活动理论 活动理论起源于康德和黑格尔的古典哲学,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维果斯基、列昂捷夫、鲁利亚等俄国心理学的社会文化和社会历史的传统。 Kuutti认为,活动理论是一个研究作为发展过程的不同形式人类实践的跨学科框架,包括同时联系的个人和社会层面,以及制品的使用。 活动理论关注的不是知识状态,而是人们参与的活动、人们在活动中使用工具的本质、活动中合作者的社会关系和情境化关系、活动目的和意图以及活动的客体或

文档评论(0)

jsntrgzx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