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与轮状病毒疫苗研究进展.ppt

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与轮状病毒疫苗研究进展.ppt

  1.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与轮状病毒疫苗研究进展

1.婴幼儿腹泻的原因及危害 2.轮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进展 3.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研究进展 4.轮状病毒疫苗的发展进程 5.兰生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 我国轮状病毒毒株监测网(1998-2004) 中国5岁以下儿童腹泻的主要原因 中国轮状病毒腹泻疾病负担估计 5岁以下轮状病毒腹泻门诊 64—248元/次 则全国门诊平均费用   100元/次 住院治疗    728-2156元/次 平均住院费用        839元/次  仅2004年用于治疗5岁以下轮状病毒腹泻患儿的医疗费近8亿元.    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所致的经济负担不容忽视!! 轮状病毒概述 1973年由澳大利亚科学家Bishop首次发现,人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腹泻最重要的病毒病原。 电镜下轮状病毒呈二十面对称球形颗粒,,双层衣壳,外型似车轮,故命名为“轮状病毒”(Rotavirus)。 轮状病毒感染是一种人畜共患性传染病。 轮状病毒概述 人轮状病毒属呼肠孤病毒科,病毒基因组为含11片段的双链RNA. 主要结构蛋白VP4、VP6和VP7. VP6为群和亚群的特异性抗原.轮状病毒群特异性抗原内壳蛋白VP6分为A.B.C.D.E.F.G七个群. A,B,C群既感染人类也感染动物, D.E.F.G群只在动物中发现;B群主要感染成人,C群主要引起散发病例. A群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腹泻最重要的病毒. 轮状病毒的流行病学特点 轮状病毒对理化因子有较强的抵抗力。(56℃1小时不能灭活,PH3—10环境保持稳定耐酸,不宜被胃酸破坏,-20℃可长期保存) 在自然界及物体表面可存活较长时间。(室温下可保持感染率7个月)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布情况 轮状病毒的流行病学特点 轮状病毒的流行病学特点 传染源:患者、无症状者及带病毒者。 42%的RV感染是无症状的。 传播途径:被轮状病毒污染的水、土壤、食物、日用品、空气飞沫及人与人密切接触等进行传播 轮状病毒在自然界及婴幼儿中广泛传播, 防不胜防!! 轮状病毒肠道外感染 近年来发现:轮状病毒( RV)不仅可在肠道内感染——导致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 也可发生病毒血症,导致肠道外多器官感染,主要见于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及血液系统、其它消化器官。 轮状病毒肠道外感染已成为是导致婴幼儿 轮状病毒感染死亡的主要原因。 轮状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1、电镜技术 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3、PAGE 4、核酸杂交 5、RT—PCR 6、实时定量PCR 轮状病毒活疫苗研究策略 琴纳氏种痘法原理 人和动物轮状病毒的VP6具有相同的抗原性, 且动物毒株比人RV毒株易于在组织培养中生长,且对人天然减毒.这是研究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的理论基础. 利用动物轮状病毒——对人无致病性并有良好免疫原性(与HRV有共同抗原) 预防人类A群轮状病毒腹泻. 轮状病毒活疫苗研究策略 同一群内轮状病毒可发生基因重配,不同群之间则不可能发生基因重配.是研究动物-人轮状病毒减毒基因重配多价疫苗的理论基础. 五、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 国家一类新药 我国唯一获准上市的 轮状病毒疫苗 我国唯一的液体口服疫苗 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 商品名:罗特威 用 途:预防婴幼儿A群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 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 规 格:3ml/瓶/每人份 病毒滴度: 5.50 CCID50 / ML 接种对象: 2个月—3岁的婴幼儿 有效期: 1年 储存温度: 2-8℃ 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 毒株: LLR株 (LanZhou Lamb Rotavirus) 1985从腹泻羔羊肠内容物和粪便中用新生小牛肾原代细胞培养分离和适应传代获得. 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 LLR株的特点: (1)病毒由原代细胞分离:新生小牛肾原代细胞; (2)传代历史清楚,疫苗生产代数37代; (3)细胞培养病毒滴度高(105.0~107.5); (4)病毒抗原式清楚:经测序鉴定为A 群,亚群I,血清型G10和P12型,电泳型为长型; (5)毒种遗传性状稳定; 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 1982年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开始研制。 1998年获得中国SFDA国家一类新药证书, 试生产生产文号。 2000年获得中国SFDA GMP认证。 2000年获得中国SFDA正式生产文号。 2001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1年Du Pond Award。 (二)、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 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 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安全性 轮状病毒口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