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学理基础探释.doc

评价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学理基础探释.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评价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学理基础探释

评价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学理基础探释【文献标识码】 B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95.6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12-1157-03 【关键词】 精神卫生;概念形成;参考标准;方法;学生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成为高校乃至社会各界关切关注的议题之一,其焦点是大学中有多少人有“心理(健康)问题”。然而不同学者对这个问题研究后,得出的结论却迥然相异[1]。造成上述情况的重要原因是当前学界对评价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理论基础的研究非常稀缺。为此,笔者对评价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中的4个学理问题(界定“心理健康问题”概念中研究方式的非连续性、判定“心理健康问题”标准中研究水平的非综合性、评定“心理健康状况”中偏好与取向的差异性和方法、工具的多样性等)进行反思。 1 界定“心理健康问题”概念中研究方式的非连续性 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中,从学科维度对“心理困扰”、“心理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心理正常”、“心理异常”、“心理失常”等体现心理健康教育学学科特征的基本概念,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界定标准。目前上述“话语”还处在由大众俗语向学科范畴发展的过程中,其根本性原因是在整个心理健康学的研究中,研究对象(心理健康状况)、理论体系(“心理健康问题”等概念界定)和评定方法三者之间的契合程度比较低。具体为: 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相比,是个具有多重属性(生物、社会、文化)、多个方面(感知、情绪、意志、行为、人格和社会功能等)、内隐性程度高、客观指标少等特点的一个复合体。“人的心理特质显然具有内隐性,人们不可能像测量重量或长度那样直接测量人的心理特质的量,而是通过测量个人在特定情境中的外显行为来推断他的心理特质”[2]。特别是随着健康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相应地逐渐增加了心理健康理论体系和心理健康状况之间一致性的难度,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是,人们在主观层面对这两者之间一致性的认同度也日趋下降。 心理健康状况的理论体系与其评定方法之间的主要匹配问题是:这2个领域里运用的研究方式是非一致性的、不连续的,即前者常用思辨性的方式进行探讨,以文字来反映;后者多以定量式求证,以数字为标识。在理论建构中,通常对“心理健康问题”概念的研究,往往采取的是定性(描述或现象学)的研究方式。定性研究方式是指采用书面的、言语的和观察的办法,取得有关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的描述性资料,并对这些资料做出定性分析。这种研究方式的优势是满足心理学研究中的意义性要求。所谓的意义性,就是要求心理学研究尽可能揭示人的高级心理过程,尤其是解决对当前社会实践有重要意义的心理学问题。如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1946)对心理健康的定义为:“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密特尔提出被认为是界定心理健康的10条经典标准:(1)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2)能充分了解自己,并能恰当估价自己的能力;(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能适度地宣泄情绪和控制情绪;(9)在符合团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10)在不违反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显然,上述定义和标准没有指出不具备其中的几项或在某一项上严重到何种程度或持续多长时间就可以判定为属于有“心理健康问题”。因为渗透在“心理健康问题”概念理论研究中的核心意蕴是,心理健康状况是连续体的(心理健康是不能简单分为健康和不健康的)和多面体的。“每个人的心理在各个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状态,某些方面好一些,另外一些方面则薄弱一些,很难将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定位在一个点上。人们应当以连续的眼光看待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从不健康到健康,大多数人都处在这个连续体的中间位置,很少有人是完全的不健康,也很少有人是完全健康的”[3]。 在实践评定中,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界定,基本都采用定量(实证)研究方式,即从数量化的思路出发,运用心理量表或其他手段对心理特征及心理活动作定量测定,并对所测得的数据进行严格的统计分析。这种研究方式的优点是解决了心理学研究中的客观性要求,而所谓客观性是指要求心理学研究尽可能得出客观、确定的结论。在高校领域,目前是以测验法为主要方法来进行评定的。一般是用心理健康自评量表或人格量表来进行测评,以被试(大学生)在一次评定中得分(以原始分或标准分)是否超过该量表的常模来界定其是否有心理健康问题。如马建青等[4]用SCL-90来评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樊富珉等[5]用UPI来评定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贯穿评定中的基本预设是,心理健康状况是二分(可以分为健康和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