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2--无菌包装技术.ppt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2--无菌包装技术.ppt

一、无菌包装的原理及意义 无菌包装(aseptic packaging)技术:是指把被包装食品、包装材料容器分别杀菌,并在无菌环境条件下完成充填、密封的一种包装技术。 广泛应用于液态或半液态流动性食品,如:果蔬汁、液态乳类、酱类食品和营养保健类食品。 食品可在常温下贮存流通。 无菌包装技术发明于20世纪40年代,最初是为了生产不能用传统的高压釜灭菌、但要求有较长货架寿命的产品(如乳制品及香蕉泥之类的热敏性食品)而开发的。 无菌包装技术的发展历史 1913年,丹麦丁·尼森就曾对牛乳进行热杀菌并实施无菌包装,于1921年取得无菌保藏加工方面的专利。 上世纪20年代,美国研究了加热-冷却-充填(HCF)无菌加工,主要研究罐头的灌装、封口设备。罐头和盖子以饱和蒸汽杀菌,以蒸汽或蒸汽与空气混合气体保持封口空间的正压。 40年代末,瑞典乳品业和机械制造业合作研究开发出超高温瞬时杀菌技术,用于乳品加工,同时还成功地开发了生产上可行的装置。该装置是后来乳品加工中利乐包(Tetra Pak)无菌包装系统的必要组成部分。 40年代,美国开始了多尔-马丁(Dole-Martin)无菌罐装系统的研制,1950年市场上出现了第一台工业无菌充填装置。 在近20~30年期间,无菌包装技术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它不仅应用于乳品工业,而且广泛应用于其他食品工业。尤其是果汁、蔬菜汁、豆奶、酱类食品、营养保健食品类的无菌包装,其应用更为面广量大。 特点:被包装食品和包装材料容器单独杀菌 1.食品的杀菌时间短,使产品的色、香、味和营养素损失小; 2.比普通罐头制品的杀菌耗能量少,且不需大型的杀菌装置,可实现连续杀菌灌装密封,生产效率高; 3.包装材料、容器表面杀菌技术较易,对耐热性要求不高; 4.与包装后杀菌相比,食品与容器之间不易发生反应,包装材料向食品中迁移减少。 尽管无菌包装有如此多的优点,但仍存在一些缺点:   (1)很难用于流动性差的高粘度包装物品;   (2)设备复杂,规模较大,造价高,因此起始成本高;   (3)对操作管理要求十分严格,一旦发生污染,整批产品就要全部报废。 二、无菌包装的包装体系杀菌方法 (一)无菌包装食品的杀菌方法 1.超高温瞬时杀菌UHT(ultra high temperature instantaneous time) 1)直接加热杀菌法:用高压蒸汽直接向食品喷射,使食品以最快速度升温,在几秒钟内达到140-160℃高温并维持几秒钟,再在真空室内除去多余水分,然后用无菌冷却机冷却到室温。 如:对牛奶的UHT杀菌工艺采用:  表 牛奶的加热温度与孢子死灭时间、褐变以及成分变化关系 加热温度(℃) 相对孢子破坏度 孢子死亡时间 相对褐变度 食品有效成分残留率100 1 400min 1 0.7% 110 10 36min 2.5 33% 120 100 4min 6.2 73% 130 1,000 30s 15.6 92% 140 10,000 4.8s 39.0 98% 150 100,000 0.6s 97.5 99% 2)间接加热杀菌法 采用换热器,根据食品的黏度和颗粒大小可选用 片式换热器:果肉含量不超过1-3 %的液体食品; 管式换热器:适应范围较广; 刮板式换热器:高粘度食品。 2.高温短时杀菌HTST(high temperature short time) 主要用于低温流通的无菌奶和低酸性果汁饮料的杀菌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