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基整体性能的评估.ppt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培养基的质控方法与质量评价严纪文Jiwen.y@163.com培养基质量控制的意义培养基的质量与检验结果紧密相关。检验与研究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培养基的质量。培养基质量是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科学性、公正性的根本。高质量的培养基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使用成本。国际通用的培养基质控标准ISO/TS1113-1:2009;食品和动物饲料-培养基制备指南-实验室培养基制备质量保证通则。ISO/TS1113-2:2003;食品和动物饲料-培养基制备指南-培养基性能测试实用指南。国内现行的培养基质控标准SN/T1538.1-2005;培养基制备指南第1部分:实验室培养基制备质量保证通则。SN/T1538.2-2007;培养基制备指南第2部分:培养基性能测试实用指南。WS/T232-2002;商业性微生物培养基质量检验规程。培养基配制的基本程序培养基实验室配制通则培养基配制用水配制培养基应使用蒸馏水或相同质量的水,以排除测试条件下抑制或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物质。pH值要求在5.5~7.5之间,否则可能造成培养基颜色异常、产生沉淀或凝胶强度下降。为保证配制用水的质量,配制用水的电阻率在25℃时不应超过25μS/cm(相当于电阻率≥0.4ΜΩcm),除非另有规定要求。采用离子交换器(去离子)生产的去离子水,微生物含量较高,这种水在过滤灭菌后仍可能带有细菌生长的抑制因子。水的微生物污染不应超过103/mL,最好在102CFU/mL以下。应于22℃培养68h±4h或按其它有效的方法进行定期检查微生物污染。盛放蒸馏水的容器最好是由中性材料制成的(如中性玻璃,聚乙烯等),在初次使用前要确认容器中不含有任何抑制因子。称量与溶解操作人员的自我防护:注意缓慢操作,必要时佩戴口罩或在通风柜中操作,以防吸入含有有毒物质的培养基粉末。严格按产品说明书准确称量,称量时尽量在湿度较低的房间中进行,避免培养基受潮。脱水培养基加水后适当加热,并重复或连续搅拌使其快速分散,必要时应完全溶解。含琼脂的培养基在加热前应浸泡几分钟。分装与容器的选择容器在使用过程中不会释出改变培养基pH的物质。不得使用铜锅或铁锅(当培养基的含铜量0.3mg/1000mL时,细菌不易生长。当含铁量0.14mg/1000mL时,则防碍细菌毒素的产生)。将配好的培养基分装到适当的容器中,容器应有留有足够的空间,容器的体积应比培养基体积最少大20%。pH值的测定和调整培养基灭菌后,冷却到25℃时,pH的变化不应超过0.2个单位。可用稀酸或稀碱(1mol的NaOH或Hcl)将其pH调至要所需要求。但不可反复调节pH,否则会影响培养基的渗透压。测定pH的温度应为25℃。商品化干燥培养基一般不需调节pH,但需确认pH在要求的范围内。灭菌根据培养基成分的不同,正确选用灭菌方式。常用的三种灭菌方式:高压灭菌一般采用121℃±3℃灭菌15分钟。当培养基体积超过1000mL时,要对灭菌条件进行适当的调整,所有的操作应按照标准或使用说明的规定进行。大容积(>1000mL)的培养基灭菌时可能会造成过度加热。加热后采用适当的方式冷却,这对于大容量和敏感培养基十分重要,例如含有煌绿的培养基。若培养基中含有对光和热敏感的物质(如:含SC等特定的培养基),只能煮沸灭菌。煮沸后应迅速冷却,避光保存。明胶、血清、糖类等不耐高温的物质,应采用高压锅低温灭菌法/间歇灭菌法灭菌。有些试剂则不需灭菌,可根据相关标准或供应商使用说明直接采用过滤除菌可在真空或加压的条件下进行。使用孔径为0.2μm的无菌设备和滤膜。并预先消毒的过滤设备。一些滤膜上附着有蛋白质或其它物质(如抗生素)。为了达到有效过滤,应事先将滤膜用无菌水润湿。添加成分的制备与添加制备添加溶液时应小心按产品使用说明操作;不要使用过期的产品。抗生素工作溶液应现用现配;批量配制的抗生素溶液可分装后冷冻贮存,但解冻后的贮存溶液不能再次冷冻;厂商应提供冷冻对抗生素活性影响的有关资料,也可由使用者自行测定。对热不稳定的添加成分应在培养基冷却至47℃±2℃时再加入。无菌的添加成分在加入前应先放置到室温,避免冷的液体造成琼脂凝结或形成片状物。培养基的使用与保存经过高压的培养基应尽量减少重加热时间,避免过度加热。培养基融化后放入47℃±2℃的恒温水浴锅中保温,直至使用,放置时间一般不应超过4h。未用完的培养基不能重新凝固留待下次使用。敏感的培养基尤应注意,融化后保温时间应尽量缩短。倾注到样品中的培养基温度应控制在44℃~47℃范围内。某些需要厌氧的培养基(如FT培养基)在使用前应放到沸水浴或蒸汽浴中加热15min;加热时松开容器的盖子;加热后盖紧,并迅速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好文精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