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pptx

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俄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5,……。1913年按人口计算,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英国的1/5,法国的1/4。

——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2.标志;①帝国主义定义: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

②对俄国的认识: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③一国胜利理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④暴力革命方式: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拓展】列宁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①帝国主义定义: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

②对俄国的认识: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③一国胜利理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④暴力革命方式: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阅读课本P92-93,梳理革命爆发的具体经过。;阅读课本P92-93,梳理革命爆发的具体经过。;探究:比较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2.意义;1.背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2.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918-1924);2.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918-1924);①背景:

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

Β: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失败;材料: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尤其是在农业和贸易方面。农民在向国家缴纳约占其产量的12%的实物税之后,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农民和新商人即当时所称的“耐泼曼”,都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银行业、对外贸易、重工业和运输业)。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⑤意义:;①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成立

②1991年12月,解体;3.斯大林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1924-1953);3.斯大林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1924-1953);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材料一:苏联的工业产量在世界工业总量中的比重由1929年的3.7%和1913年沙皇俄国的2.6%攀升到1937年的13.7%。例如发电量,苏联就由世界第15位一跃上升至世界第三位。在机器制造业、拖拉机、卡车,还有其他生产行业方面,苏联的产量也位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周汉青《对斯达汉诺夫运动的考察》

材料二:1941年,希特勒发动袭击后,苏联只用了8天时间就征集了530万人入伍,仅用4个月就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工业基地。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在很长时期内,斯大林模式被很多落后国家的人民当做振兴国家和民族的样板。——陈怡《斯大林模式与执政党的现代化》

;3.斯大林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1924-1953);思考: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思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社会主义发展之路:;;1、在俄国十月革命期间,布尔什维克党最初主张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一切土地国有化,后随着形势的发展,又调整为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并交给农民使用。这一调整()

A.促成了苏维埃的成立B.争取了农民对革命的支持

C.推动了民主革命的深入D.瓦解了临时政府的阶级基础;3、下表为1928年、1932年和1937年苏联拖拉机数量与农业集体化发展状况统计表。它反映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是();复习问题

1.从经济、政治、阶级、组织、思想方面总结列宁主义诞生的背景。

2.为什么说列宁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思潮,作为一个政党而存在,是从1903年开始的?

3.总结列宁主义的内容;与马克思主义对比,分析列宁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对我们认识马克思主义有什么启示?

4.列宁主义的创立有什么意义?

5.结合材料分析十月革命的背景、过程。

6.说明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性质。

7.苏维埃政权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8.如何理解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帮手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中小学教学,教案PPT课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