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中秋咏月诗词三首课件.pptx

七年级语文中秋咏月诗词三首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年级语文中秋咏月诗词三首课件汇报人:2023-12-27课程介绍与目标中秋咏月诗词概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解读《静夜思·床前明月光》解读《月夜·今夜鄜州月》解读拓展延伸:中秋习俗与传统文化总结回顾与作业布置01课程介绍与目标课程背景及意义中秋节的文化内涵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象征着团圆和思念。通过学习中秋咏月诗词,可以深入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和传统习俗。诗词的艺术价值中秋咏月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通过学习这些诗词,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教学目标与要求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背诵并默写三首中秋咏月诗词;了解诗词的作者、创作背景及艺术特色;掌握诗词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引导学生体会诗词中蕴含的思乡之情和团圆之愿,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背诵、默写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教师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词的意境和情感。教学方法与手段朗读法讲授法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跟读、自由朗读等方式,让学生熟悉诗词内容,培养语感。教师针对诗词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词内涵。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诗词的意境、情感和表达技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诗词的背景资料、图片、音频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感。02中秋咏月诗词概述中秋节文化背景中秋节起源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习俗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着古老的渊源。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咏月诗词发展历程魏晋南北朝时期咏月诗逐渐增多,左思《杂诗》、曹植《明月照高楼》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先秦时期月亮作为自然景物被写入诗歌中,如《诗经》中的“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唐宋时期咏月诗词达到高峰,出现了众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如李白的《月下独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代表作品欣赏李白《月下独酌》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一幅月下独酌的图景,表达了诗人孤独、苦闷的心情和对自由、解放的向往。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以月起兴,以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0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解读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苏轼简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创作背景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当时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词以月起兴,以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诗词内容分析与鉴赏010203上阕内容下阕内容艺术特色主要写中秋景色和词人月下饮酒的情形,塑造了一个空灵澄澈的境界。写词人望月怀人,即景生情,抒发对离别之人的思念之情。以月起兴,以月贯穿全篇;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语言凝练生动,富于表现力。主题思想探讨与启示主题思想全词通过描绘中秋明月和月下饮酒的情形,抒发了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启示意义人生虽有悲欢离合,但应保持乐观旷达的心态,珍惜当下,追求美好生活。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和对团聚的渴望。04《静夜思·床前明月光》解读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李白简介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创作背景此诗为李白的一首月夜思乡之作,创作于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的秋天,当时李白旅居扬州。诗词内容分析与鉴赏内容分析诗中通过描绘床前明月光、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等元素,表达了作者在月夜中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艺术鉴赏李白运用生动的意象和流畅的语言,将离乡背井的游子心绪展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产生强烈共鸣。主题思想探讨与启示主题思想本诗以月夜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之情,展现了游子在外的孤独和无助。启示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游子的思乡之情和家国情怀。同时,也让我们更加珍惜身边的亲人和朋友,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05《月夜·今夜鄜州月》解读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杜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其作品多关心国家大事和人民疾苦。创作背景此诗为杜甫在长安时所作,当时正值中秋佳节,诗人身处异乡,思念家人,有感而发。诗词内容分析与鉴赏内容分析鉴赏诗中描绘了月夜景色和诗人的思乡之情。首句“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点明时间和地点,突出诗人的孤独和寂寞;接着通过“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表达对家人的思念和牵挂;最后以“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烘

文档评论(0)

夜~紫儿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