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与议论文结构.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寡人之于国也与议论文结构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所谓的结构布局是指通过某种合理的论证方式把论点、论据有机地组合起来。一、议论文的结构布局第2页,共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立好框架,赢得全局议论文的基本结构由“引论(一般由“引”和“论”构成,有的是开门见山式的直接亮出论题或论点)、本论、结论”三部分组成。一般地说,引论就是开头,本论就是主体,结论就是结尾。有人谓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尽管说法不一,其共同的要求是开头必须提出论题或论点,主体部分选用材料分层次地论证论点,结尾归纳总结。立好框架的标准有五条,一是“三论”(即“引论”、“本论”、“结论”)齐全,二是论点鲜明,三是层次分明,四是衔接自然,五是首尾呼应。依据文章的写作意图,确立文章的议论重点,合理安排文章布局的详略。第3页,共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议论文的整体框架引论本论结论提出问题(论题或论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联系实际)凤头猪肚豹尾小巧精美。内容充实,材料生动。简洁有力。第4页,共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观照例文,议论布局让我们结合教材,比较《寡人之于国也》《劝学》和《师说》来学习议论文的整体结构布局,同时学习拟写写作提纲。第5页,共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具体分析之一《寡人之于国也》1、本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行文重点在于解决问题,表明谈话的意图是阐述孟子的“仁政”的具体内容,描绘出王道的理想社会图景。既解决梁惠王心中的疑难,又推销了自己的主张,可谓是一箭双雕。2、全文似乎散漫无章,实则结构严谨,段落分明,以“民加不加多”为中心论题统帅全文,思路清晰。引论: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本论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结论:阐述使“民加多”的具体措施和正确态度(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则天下之民至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第6页,共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民不加多理想社会否定梁惠王

的治国策略不违农时……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不可胜用也(排比)富民养民——王道之始教民五亩之宅……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不负戴

于道路矣统治者态度否定

暴政}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节制

自省

体恤

百姓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对比、比喻)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五十步百步梁惠王其他王—王道之成议论重点第7页,共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具体分析之二《劝学》文章结构论证过程课文分析提出论点(1段):学不可以已。分析论点:为什么学?(2段)比喻论证一:青与蓝,因“取”颜色更青;冰与水,因“为”温度更寒。第8页,共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为什么学(意义和作用2、3段)怎么学(态度4段)提出论点(1段)分析论点总结论点第9页,共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小结:1、从文章的整体布局中构建思路——三论齐全。结构布局往往可以反映一篇文章的思路如何,写作议论文应学会运用结构模式去强化写作思路。议论文的总体结构思路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引论、本论、结论。第10页,共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从段落行文中落实思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作文常常出现文章脱节,衔接不紧的现象,这就是段落行文思路混乱的一种表现。因此,把握段落行文的语脉流向,使文意贯通,逻辑性强,是中学生议论文写作思路的重要一环。在确定了全文的中心论点,设计好了全文的结构思路(好比是盖房子设计好了图纸,形成了主体框架结构)之后,下一歩就要在整体设计的指导下分解任务,一段一段地写,一个句群一个句群地写,表达好完整的段落意思,否则整篇文章就很难写好。第11页,共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扣题”要紧——论点鲜明。时刻扣题,牢固树立点题意识。(2)、“标志”要显——层次分明。要想让老师很快把握你的思路,必须有一些标志性的语言\语句。在论证这个文章的主体部分要鲜明地提炼出与论点相关的中心句,并在每一

文档评论(0)

xiaoyao20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