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天士络病学说及其在内伤杂病中的应用.pdf

叶天士络病学说及其在内伤杂病中的应用.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叶天士络病学说及其在内伤杂病中的应用

葛惠男

【摘要】ABSTRACT:SinceYeTianshiisarepresentativeofWumenMedical

School,thispapersystemicallysummarizesDr.Ye’sthoughtsoncollateral

diseasetheoryanditsapplicationintheclinicalpracticebyanalyzinghis

masterworkCaseRecordsasaGuidetoClinicalPractice,whereheputs

forwardthefamousideasoflongillnessesenteringintocollateralsand

longpainsin-tocollaterals,withetiologyandpathogenesisofcollateral

diseasesbeingexpoundedandtreatmentprinciplesofdredgingcollat-

eralswithherbsofspicyflavor,antsandinsectsorbyremovingblood

stasisaswellasprescriptionsbeingadvocatedontheba-sisofexperience

frompredecessors.Hence,adeepexplorationofhiscollateraldisease

theoryplaysasignificantroleinimpro-vingtheclinicalcurativeeffectson

miscellaneousdiseases.%叶天士为吴门医派的代表性人物,通过对叶氏《临证

指南医案》的分析研究,系统整理叶氏对络病学说的认识及其在内伤杂病临床应用

的经验。叶氏提出了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的著名论点,阐明了络病的病因病机,并

在前人基础上创辛香通络、化瘀通络、虫蚁搜络等治疗大法与方药。深入研究其络

病学说对提高辨治疑难杂证的临床疗效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名称】《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6(032)005

【总页数】4页(P409-412)

【关键词】叶天士;络病学说;内伤杂病

【作者】葛惠男

【作者单位】苏州市中医医院消化内科,江苏苏州2150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9

清代名医叶天士为吴门医派的代表性人物,以创立温病学说而著称于世。与此同时,

在内伤杂病领域,叶氏提出久病入络、久痛入络说,使络病学说趋于成熟,并广泛

应用于内伤杂病临床。在其代表著作《临证指南医案》一书中,有中风、积聚、胸

痹、痹、胃脘痛、诸痛等近15个病症及其中的近百个病案,述及络病学说的辨证

和临床方药。这些宝贵的学术经验对于当今辨治疑难杂病具有指导意义。

1.1络病学说与脏腑辨证的关系

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为中医临床学的奠基之作,创立了系统的内伤杂病脏腑

辨证体系。外邪由经络內传脏腑而发病,各种致病因素损伤不同的脏腑及其不同部

位,发生脏腑病变,从而形成一系列表现为由脏腑、寒热、虚实、气血、阴阳不同

变化组合而成的证候“集合”。张仲景对杂病的认识,深入到了脏腑层面。

叶天士在脏腑辨证的基础上,根据大量的临床观察认为,久病、久痛者,病变部位

已到达脏腑更深入、更细微的“络脉”体系,引起络脉病变,从而使疾病迁延不愈,

络病学说由此得以广泛应用。所以说,叶氏络病学说是在张仲景脏腑辨证“横向”

思辨的基础之上进一步作“纵向”思辨的结果,是对脏腑辨证的深化和完善,从而

使得中医学对杂病发病机理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也可说是中医学从微观角度认识

疾病的萌芽。

1.2络病的致病因素

叶天士认为寒、热、瘀、湿等可致络病。“腹痛”载有这样一个医案:“吴,五三,

当脐微痛,手按则止。此络空冷乘,阳气久虚之质。”[1]330说明寒邪可以乘阳

气久虚而造成的络虚状态乘虚而入,以致胃肠之络挛急而成腹痛。“胁痛”节也载

有:“郭,三五,痛必右胁中有形攻心,呕吐清涎,周身寒凛,痛止寂然无踪。此

乃寒入络脉,气乘填塞阻逆。”[1]327由此,寒邪入络可致络脉的瘀阻。“疮疡”

节言:“吴,十八,脉不浮大,非关外风,初起右掌二指已不屈伸,头面身

文档评论(0)

185****519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