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2.3.1粗大误差的产生与消除.ppt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3粗大误差

2.3.1粗大误差的产生与消除举例:某同学利用游标卡尺多次测试标称内径为25mm圆环的实际尺寸,依次得到实验测试数据如下(单位mm):序号123456789数值24.9825.0025.0124.9724.9824.9625.0125.0325.28序号101112131415161718数值24.9824.9925.0025.0825.0125.0224.7624.9325.03序号192021222324数值25.0125.0024.98250.124.9924.98背景:

序号123456789数值24.9825.0025.0124.9724.9824.9625.0125.0325.28序号101112131415161718数值24.9824.9925.0025.0825.0125.0224.7624.9325.03序号1920212223数值25.0125.0024.9824.9924.98....2.3.1粗大误差的产生与消除

序号123456789数值24.9825.0025.0124.9724.9824.9625.0125.0325.28序号101112131415161718数值24.9824.9925.0025.0825.0125.0224.7624.9325.03序号192021222324数值25.0125.0024.98250.124.9924.982.3.1粗大误差的产生与消除粗大误差,简称粗差。它是指明显超出规定条件下预期的误差,因而它也是明显歪曲测量结果的误差。

粗大误差问题概述2.3.1粗大误差的产生与消除以上两种情况还都严重影响对的估计可疑数据在一系列重复测量数据中,如有个别数据与其它的有明显差异,这可能是含有粗大误差(简称粗差)的数据异常值确定混有粗大误差的数据不恰当剔除含大误差的数据,会造成测量精密度偏高的假象未加剔除,必然会造成测量精密度偏低的后果粗大误差对测量数据的影响

2.3.1粗大误差的产生与消除对可疑数据的处理:直观判断,及时剔除若某可疑值经过分析确认是由于错读、错记、错误操作确定为测量条件发生意外的突然变化而得到的测量值,从测量记录中剔除该值。客观外界条件的原因在测量过程中,发现可疑测量值又不能充分肯定它是异常值时,可以在维持等精度测量条件的前提下,多增加一些测量次数。用统计方法进行判定保留不剔,确保安全上述三种原则还不能充分肯定的可疑值,为保险起见,一般不剔除。

2.3.1粗大误差的产生与消除粗大误差产生的原因:产生粗大误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致可归纳为:①测量人员的主观原因②客观外界条件的原因③测量仪器内部的突然故障测量者工作责任感不强、工作过于疲劳、缺乏经验操作不当,或在测量时不小心、不耐心、不仔细等,造成错误的读数或记录。测量条件意外地改变(如机械冲击、外界振动、电磁干扰等)。若不能确定粗大误差是由上述两个原因产生时,其原因可认为是测量仪器内部的突然故障

2.3.1粗大误差的产生与消除防止与消除粗大误差的方法利用判别准则从测量结果中发现、鉴别、剔除;工作态度要严谨;保证测量条件稳定;改变测量条件,比对测量。在某些情况下,为了及时发现与防止测得值中含有粗大误差,可采用不等精度测量和互相之间进行校核的方法,如对某一被测量,可有两位测量者进行测量、读数和记录,或用两种不同仪器或两种不同方法进行测量。

谢谢!

文档评论(0)

177****28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爱教育,专注于教育领域创作与分享,让我们共同进步。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