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路】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 1-2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巩固演练 岳麓版必修3.DOCVIP

【成才之路】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 1-2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巩固演练 岳麓版必修3.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成才之路】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 1-2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巩固演练 岳麓版必修3 一、选择题 1.古人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强调的是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这一主张属于(  )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答案】 A 【解析】 从题干中可明显看出这一主张强调“道德感化”,因此它属于“儒家思想”。 2.下图是2013年第六届东亚运动会的会徽和吉祥物图案,它们传递出丰富的和谐信息。下列思想与这一主要信息不相符的是(  ) A.仁者爱人 B.人之性恶 C.人性本善 D.以人为本 【答案】 B 【解析】 荀子的人性本恶主张不利于社会和谐,故选B项。 3.(2013·安徽联考)下图是一副“光盘”行动的宣传画,下列人物会对该画大力宣传的是(  ) A.老子 B.孔子 C.荀子 D.墨子 【答案】 D 【解析】 “光盘”行动旨在倡导“节约”,这与战国时期墨子的“节用”等主张一致。 4.(2013·盐城)“大不攻小也,强不侮弱也,众不贼寡也,诈不欺愚也,贵不做贱也,富不骄贫也,壮不夺老也。是以天下庶国,莫以水火毒药兵刃以相害也。”提出上述主张的思想家是(  ) A.孔子 B.老子 C.韩非子 D.墨子 【答案】 D 【解析】 材料体现了墨子“非攻”的主张。 5.(2013·淄博)西汉时贾谊上书《治安策》,建议汉文帝以礼、义、廉、耻的道德观来矫正社会上崇势尚利的颓风。这一主张体现了(  ) A.儒家学说 B.法家学说 C.道家学说 D.墨家学说 【答案】 A 【解析】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孔子德育内容的全部精髓,故体现了儒家学说。 6.(2013·厦门)有人写道:“天下大乱,需要‘救市’,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儒墨道法究竟孰是孰非?在黑夜的背景下,诸子的身影如群星般闪耀。”然“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  ) A.人与自然的和谐 B.社会现实 C.人与社会的和谐 D.人的生命 【答案】 B 【解析】 为了“救市”必须关注社会现实,基于此诸子百家提出了不同的主张。 7.“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与墨子的“兼爱”相比,孔子的“仁爱”注重(  ) A.调节人际关系 B.倡导重义轻利 C.讲究实际功利 D.区分等级名分 【答案】 D 【解析】 孔子的思想核心包括“仁”和“礼”两部分,其“仁爱”是有等级差别的爱。 二、非选择题 8.(2013·江苏·21)家训宗规伦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通过家国意识同构,旨在实现社会和谐,体现了民族传统道德思想与规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材料二 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 ——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训约十四条》 材料三 宣圣谕。圣谕曰:“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此六事乃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曲尽做人的道理,件件当遵守。能遵守的便是好人。有一件不曾遵守便是恶人。愿我一族长幼会集祠(堂)中,敬听宣读,悉心向善,皆做好人,有过即改,共为盛世良民,贻子孙无穷福泽。 ——明《虎墩崔氏族谱·族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治主张。 (2)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 (3)儒家的伦理思想深刻影响中国社会。据材料三,指出明代统治者与民众对儒家伦理所持的态度及其各自的做法。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儒家伦理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 【答案】 (1)根本:孝悌。政治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治民或德治);实施仁政。 (2)主要内容:家庭和睦;宗族团结;乡里和谐。 (3)态度:尊崇儒家伦理。做法:统治者提倡;民众遵守。 (4)积极作用:维系家庭家族和睦;维护政治、社会稳定;传承民族道德,影响思想文化发展。 【解析】 本题考查儒家思想。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解读阐释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第(1)问据材料信息归结根本:孝弟(悌)也。其余思想主张可从治国理论上归结。第(2)问主要内容据材料二主要从家族、宗族、乡里关系上归结。第(3)问据材料三的信息看出统治者与民众都尊崇儒家道德。做法据材料不难归结为提倡与遵守

文档评论(0)

精品教学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