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高中语文 古代议论性散文 04 句读之不知-谈谈文言文断句学案(无答案).docVIP

北京市高中语文 古代议论性散文 04 句读之不知-谈谈文言文断句学案(无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市高中语文 古代议论性散文 04 句读之不知-谈谈文言文断句学案(无答案)

句读之不知 ——谈谈文言文断句 一、断句 古书无标点,古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 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 断开,叫“读”(dòu)。现代用的标点符号是“句读”的发展, 所以用标点符号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 二、断句规律 1.规律一: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 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 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往往可以确定停顿的位 置。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 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例: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 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 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2. 规律二:找虚词,定句读。 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 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 的地方。 首常见词:夫、惟、盖、凡、请、其、岂、盍、故、是故、 是以、且夫、若夫、苟、纵、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 继而、纵使、然则 …… 末常见词:乎、耳、哉、也、矣、欤、焉、耶、而已…… 句中停顿常见词:之、而、则、者、且…… 独立成句的叹词:嗟夫 呜呼…… 断句口诀: “曰”后冒,“哉”后叹, “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间, “矣”“耳”后面画圆圈。 “耶”“乎”经常表疑问, “也”“者”作用要停顿。 例: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3.规律三:凭对话、引文定句读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白”“语”“道”“谓” “对”“云”“言”等为标志 。不过,一定要分清对话、转述 及引用等不同情况。 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 而把主语省略。 例1: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 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 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 以为陛下禽也。 例2: 文德后贺太宗 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 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 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 数后宫安敢不贺 (唐 刘觫《隋唐嘉话》) 4.规律四:依修辞,定句读。 (1)找顶真,定句读 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作宾 语的词,在后一句中又作了主语。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在 文中找出紧密相连的相同的词语,按顶真句式来考虑句读。 例: 具告沛公沛公大惊。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 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 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2)据排偶,定句读 排比、对偶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 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又为我们断句提供了 方便。 例: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 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察反复,定句读 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在文言文中是相当常见的修辞方 法。 例1: 向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向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向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例2: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 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 善哉 5.规律五:依总分,定句 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 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也 6.规律六:借助固定的词组和句子结构断句 记住文言文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不要把它们拆散,可 以减少断句失误。如“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 “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于 是”“然则”等。 文言中有一些特殊的固定结构,如倒装句,判断句,被动 句等。这些句式可以作为我们断句的切入点,还有一些固定结 构,如: ……者……也 不亦……乎 何……之有 孰与……乎 为……所…… 受……于…… 无乃……乎 得无……乎 安……哉 其……乎 三、回忆整理你的收获,你的课堂感受,你的思考与疑惑…… (欢迎发布到互帮互学或作文天地栏目与同学和老师交流)。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