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第二章-西方管理学.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历史沿革名称由来:索尼公司原名“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为了走向国际,董事盛田昭夫和井深大决定结合拉丁文“Sonus”(声音)和英文“Sunney”(可爱的孩子),以“Sony”这个日式的英文名作为公司全名。索尼公司Logo演变索尼把原来日本式的公司名字改得非常西化,这在当时无论如何都属于勇敢之举,足以令世人瞠目。索尼只是希望取个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人都能容易地读出和记住的公司名字,让这个名字成为对产品负责、让消费者信任的同义词。“日本制造”在索尼刚刚发展的时候对于世界来说是产品质量差、价格低的代名词。由于日本本土的科技人才缺少相关的知识积累与经验设计,即使他们富有灵感,充满了热情,但还是不能够创造出世人喜爱的产品。此外,日本国内由于经济不景气,疲软的购买力也使企业将产品的销售更多地运往世界各地,而不注重本国国内的需求。然而,在几十年后的今天,“Sony”这四个字母如Sony创始人的梦想一样,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成为全球最知名的品牌之一。自1955年起,索尼公司的VI调整,都是随着市场的发展不断演变和创新。每一次的调整都进行局部的重新设计,看似无心插柳的小小改变,其实是要传递不断创新、保持时尚活力的品牌理念。2.组织结构调整组织结构是影响企业成长的关键要素之一,因为企业成长主要取决于能否更为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而组织结构运作是一种在相当程度上未被充分利用的内部资源。2009年,为了扭转亏损局面,索尼前CEO斯金格开始多次调整集团的业务结构。2011年3月他将索尼核心业务进行了重组。2012年3月末,索尼在平井一夫操刀下,为了推动核心的电子业务的复兴和增长,索尼集团总部将两大此前业务集团拆分为研发、系统和软件技术、尖端部件技术、用户体验和产品战略、全球销售和市场营销以及生产物流采购等六大统一的平台。对此帕勒咨询资深董事罗清启认为,这有利于提升公司协同效应和效率。在这六大平台之下,索尼将原来的两大业务集团再分拆为十大二级集团,具体来说就是数码影像(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游戏(网络娱乐和电脑娱乐)和移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VAIO),索尼音乐、索尼影视娱乐和索尼金融控股等盈利部门则依然保持为独立的业务板块。在两大业务集团被取消后,索尼的组织架构从三级变为了两级更加扁平化。而对于索尼来说,这次调整是过去10年最大的一次组织架构调整,也宣告着平井一夫时代的到来,一切都是为了索尼核心业务的复苏和盈利。3.索尼公司的继承者井深大和盛田昭夫是索尼公司的创始人,他们在二战时期冲出重围,创立了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即现在的索尼公司。公司成立之初,井深大在《成立宣言》中提出“要充分发挥勤勉认真的技术人员的技能,建立一个自由豁达、轻松愉快的理想工厂”。在他们的带领下,索尼公司推出了特丽珑(Trinitron)映像管技术;第一部晶体管收音机;Walkman,等等。2.索尼公司的现状(1)索尼公司的品牌价值在世界品牌500强的排名中,索尼公司一直维持在50名左右,但在2012年由2011年的第16名降落至66名,三星和苹果的排名远高于索尼。苹果公司在2005年至2007年,排名不及索尼。但在2008年,苹果公司如一匹黑马,异军突起,跻身世界第10名,之后的几年内始终保持炙手可热势头,在2011年荣登第一宝座。同样,三星在2005年排名几乎与索尼持平,2006年超过索尼将近20名,2013年更是与索尼拉开了52名的差距。四家世界500强公司各年排名情况索尼曾经是电子行业的霸主,但是面对强劲的对手苹果和三星,索尼如今黯然失色。尽管多元化是一家企业做大的必由之路,但作为巨头,索尼在丢失了原有的关键业务领先优势之后,又找不到新的关键业务,各个领域都面临强有力的竞争,创新还明显不足。(2)索尼公司的业务变化索尼公司近几年的业务有了很大的变化。从井深大和盛田昭夫创立之初,索尼的主营业务就是电子产品,一向以技术领先的索尼是电子业的霸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索尼的业务逐渐拓展。1989年,索尼斥资32亿美元并购了哥伦比亚电影公司,之后又并购了米高梅电影公司,这是索尼21世纪的重大转型。自2004年4月成立金融控股公司后,金融业务为索尼贡献了大部分利润,相反之前的看家业务电视、游戏机以及PC却成为拖累。数据显示,自2004年起,电子部门出于严重亏损,2006年亏损309亿日元。在电子行业这个竞争激烈,产品更新如火箭的时代,索尼面临的是苹果这样的强劲对手,以及中国低端产品的价格优势冲击。索尼公司陷入及其尴尬的境地,高不成低不就。而同年,金融部门利润颇丰,高达1883亿日元的销售收入挽救其他部门与水火。索尼金融的业务主要在日本,旗下有索尼人寿、索尼保险和索尼银行。索尼金融的业务主要在日本,旗下有索尼人

文档评论(0)

177****789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