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人物的发型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红楼梦》人物的发型研究

在我国近代的历史上,发式风俗是一个民族物质与精神文化生活的标志。小说《红楼梦》受当时服饰制度的影响,发型上呈现出一种特殊的形式。试通过对原著中男性和女性发型和发饰特征的归纳分析,结合两个民族的服饰制度和等级制度,来揭示出当时社会各阶层的发式状况和社会文化特征,对于研究我国古代的服饰制度,尤其是满汉两族的发式风俗和演变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红楼梦》;发型;文化特征;服饰制度

“发型”指头发的式样,古代称“首服”“首饰”等。这里的“首饰”指“发型”,即发髻的样式。

《红楼梦》中人物发型的描写颇具笔墨,在此摘取原著中的相应语句,加以分析说明。

以下分别阐述男子和女子发型的特征。

一男子发型

1.男子发型的描述。

第3回写宝玉在家打辫子:“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到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角。”

第5回写宝玉:“报完,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

第8回写宝玉:“一面看宝玉头上戴着累丝嵌宝紫金冠,额上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

第15回写北静王:“话说宝玉举目见北静王水溶头上戴着洁白簪缨银翅王帽。”

第63回:“芳官在剃发之前:头上眉额编着一圈小辫,总归至顶心,结一根鹅卵粗细的总辫,拖在脑后。”

2.男子发型的分析。

汉族自古以来就是总发为髻,即留全发、涫髻。推说始于春秋战国之间,汉族男子早期的辫发,并不剃去任何头发,约束几股也不定,盘在头顶(或挽成髻),不是编得很长垂在脑后,像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各式各样的编发发式那样。考古学者在中国辽宁昭乌达盟地区和库伦旗地区发掘的辽代古墓内绘有壁画,一律是剃头,前额留两绺头发,分垂两耳之前或之后。[1]

编发作辫,是我国东北少数民族常见发式,例如契丹、蒙古、女真、满族都辫发。女真族是“辫发重肩,留颅后发系以色丝,妇人辫发盘髻”;契丹人的辫子藏于帽内;蒙古族的辫发多作双辫分列于左右耳旁;满族从女真旧俗,半薙半留,只留颅后头发,垂于脑后。

而宝玉的发型并不完全合乎满族习俗,在已能编成大辫时,仍在周围留有短发并编成小辫。第21回中,又专门提到“并不总角”,“总角”是中原汉族儿童传统的发式,一般是集发于顶,编成小髻,左右各一,形似双角,可见宝玉所梳发式有别于汉族儿童,又类似于另一种童子头样式—鹁角,即留前发及两侧发,其余的剃去,前发下垂至额,两侧的头发编成小辫。

对于宝玉的发型,邓云乡在《红楼风俗谭》中认为是作者创造出的假辫子,[2]而王云英的《从lt;红楼梦gt;谈满族服饰》中则认定正是当时八旗世家子弟的通常打扮,他们在辫子上用珍珠、宝石或金、银坠角来装饰,一方面限制辫子随便摆动,另一方面显示豪富,是作者对生活的真实反映。[3]另外,在郭若愚的《lt;红楼梦gt;人物的服饰研究》中认为是为了带冠而不能将短发剃去。[4]等等说法,意见各一。就本人一点浅薄的认识:冠自皇帝时便已有了,属汉族习俗,秦汉时期朝中文官有进贤冠,法官有法冠等称。[5]而满族统治时头上所戴称为帽,作者给宝玉带了各种华丽的冠,照理也应配以汉族发式,然而当时所处时期的特殊性,便巧妙地在汉族传统发式的基础上将原应盘发髻的发式改成为总归一根辫子,是从外观有意弄假的,并非明朝也并非清朝的典型发型,有一种二者兼而有之的味道。而芳官则是典型的满族发式。

二女子发髻

1.女子发髻的描述。

第6回写凤姐:“那凤姐家常带着秋板貂鼠昭君套,又围着攒珠勒子。”

第49回写史湘云:“头上戴着一顶挖云鹅黄片金里大红猩猩毡昭君套,又围着大貂鼠风领。”

第42回:“平儿悄悄的笑道:‘……还有四块包头,……是我送姥姥的。’”

第89回写黛玉:“头上挽着随常云髻,簪上一枝赤金扁簪。”

2.对女子发髻的分析。

《中华古今注》中写到:“自古有髻,而古者墼也。女子十五而笄,许嫁于人,以墼他族,故曰髻而吉,榛木为笄,笄以约发也。”

古代妇女多将头发挽成髻鬟,为使发髻不松散以发簪贯连。发簪的前身是发笄。“笄”“簪”是同一物体的两种称呼。

先秦时期一般称为“笄”,秦汉后多称为“簪”。当时盛行“椎髻”椎是一种用木料制成的椎子,其上有把,是古人一种盘发工具。名重一时的堕马髻主要是下垂至肩背,侧在一边。这种发髻样式在汉代的文物中可以看到。唐代以前的高髻,比较著名的有飞天髻和盘桓髻。唐代高髻,常见的有云髻、半翻髻、反绾髻、三角髻、比环望仙髻等。宋代妇女也以高髻为尚,比较典型的有朝天髻、同心髻和流苏髻。明清时期的妇女发式,在高度上有明显的收敛,不但像半翻髻、峨髻这种高髻不易看到,就连朝天髻也少见,样式主要有牡丹头、松鬓扁髻等。

在我国妇女的发髻经过长期变异和发展,式样繁多。历代的诗词作家对其曾有过许多生动的描绘。欧阳询《凤楼春》说的“凤髻绿云丛”,是一种凤髻,李白《宫中行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