颤证中医诊疗方案.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颤证中医诊疗方案

G3

颤证诊疗方案

()

一、 概念

颤证是以头部及肢体摇动颤抖,不能自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轻者表现为头摇动或手足微颤,重者可见头部振摇,肢体颤动不止,甚则肢体拘急、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本病又称“颤振”、“震颤”。

颤证可见于西医学中震颤麻痹、帕金森综合征、特发性震颤、小脑性震颤、肝豆状核变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凡具有颤证临床特征的神经系统锥体外系疾病,均可参照本节进行辨证论治。

二、 诊断

疾病诊断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老年医学会《中医老年颤证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中的诊断标准(试行,1992年)。

主要症状:头或肢体颤振,少动,肢体拘痉,颈背僵直。

次要症状;表情呆板,头胸前倾,言语謇涩,上肢协调不能,皮脂外溢,口角流涎,智力减退或精神碍障,生活自理能力降低。

发病年龄:好发于50-60岁。男性多于女性。

发病诱因:可有明显诱因,如感受外邪,中毒或脑部病

变,也可无诱因。

(5)慢性起病或进行性加重。

具有2个主症以上,慢性起病或进行性加重,结合年龄、诱因等特点可确诊。

西医诊断标准

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制定的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

中老年发病,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强直和运动迟缓的帕金森综合征患者,若其呈单侧隐袭发病、缓慢发展、对左旋多巴反应良好,临床诊断为帕金森病。

实验室检查:常无诊断价值,下列检查异常者可供参考。

脑脊液:多巴胺的代谢产物高香草酸含量降低;

基因检测:少数家族性帕金森病患者可能会发现突变基

因;

影像学检查:常规CT或MRI可排除其它疾病,有助于鉴别诊断。

其它常见的如帕金森综合征、特发性震颤、小脑性震颤等病不再一一赘述,详见《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

证候诊断

风阳上扰证: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不能自主,单个上肢,逐渐发展到同侧下肢,对侧肢体,伴有眩晕耳鸣,头痛且胀,失眠多梦,肌肉强直,易怒,腰膝酸软,颜面潮红,尿黄便

秘,舌红苔黄,脉弦细数。

痰热动风证:神呆懒动,形体稍胖,头胸前倾,头或肢体振颤尚能自制,活动缓慢,胸脘痞满,口干或多汗,头晕或头沉,痰黄,小便短赤,大便闭结或数日不行,舌质红或暗红,舌苔黄或黄腻,脉细数或弦滑。

气滞血瘀证: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发作与情志变化有关,易激惹,善太息或妄思离奇,胸胁满闷,不思饮食,舌质淡暗或有瘀点瘀斑,苔薄白,脉弦或细涩。

阴血亏虚证: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不能自主,单个上肢,逐渐发展到同侧下肢,对侧肢体,动作迟缓,伴有纳呆,头晕心悸,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肢冷便溏,舌淡红,苔薄白滑,脉沉无力。

精亏髓减证:头摇肢颤,不能自主,持物不稳,步行障碍,步距小,伴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善忘,言语失序,寤寐颠倒,

啼笑反常,小便失禁,舌淡红,苔薄白,脉沉无力。

阴阳两虚证:头摇肢颤,筋脉拘挛,畏寒肢冷,四肢麻木,心悸懒言,动则气短,自汗,舌淡,苔薄白,脉沉迟无力。

(三)鉴别诊断

中医鉴别诊断:

颤证与瘛疭:瘛疭即抽搐,多见于急性热病或某些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抽搐多呈持续性,有时伴短阵性间歇,手足屈伸牵弓I,弛纵交替,部分病人可有发热,两目上视,神昏等症状。

西医鉴别诊断:

(1) 帕金森叠加综合征:帕金森叠加综合征包括多系统萎缩

(MSA)、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和皮质基底节变性(CBD)等。在疾病早期即出现突出的语言和步态障碍,姿势不稳,中轴肌张力明显高于四肢,无静止性震颤,突出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对左旋多巴无反应或疗效不持续均提示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的可能。尽管上述线索有助于判定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的诊断,但要明确具体的亚型则较困难。

(2) 特发性震颤(essentialtremor,ET):此病隐袭起病,与帕金森病突出的不同在于特发性震颤起病时多为双侧症状,不伴有运动迟缓,无静止性震颤,姿势性震颤和动作性震颤为唯一的临床症状,疾病进展很慢,多有家族史,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生活质量几乎不受影响。

三.治疗方案

(一)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风阳上扰证

治法:平肝潜阳,滋阴熄风

推荐方药:天麻钩藤饮合镇肝熄风汤加减

协定方:平肝脉通片或者益脑回春方,可予健脑通络膏方善后

痰热动风证

治法:清热化痰,平肝熄风

推荐方药:黄连温胆汤合羚角钩藤汤加减

文档评论(0)

z190712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