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古代的书信.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漫谈古代的书信

今天大家把“书信”当作一个复合词来用,而古代的“书”和“信”是有区别的:“书”指信件;“信”指使者,即传递信件之人。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刘兰芝请母亲谢绝县令派来的媒人:“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诗句中的“信”,指的就是来说媒的使者。《三同志》记载:“(马)超等屯渭南,遣信求割河以西请和,公不许。”这里的“信”,亦指使者。“信”的这一意义,常见于汉魏六朝的文献,不能误解为后来兴起的“书信”。但在《晋书》内,“书”和“信”已经结合成词,唐人诗亦多见“书信”,而且有了单以“信”指函札、信件的用法。如王昌龄《寄穆侍御出幽州》中“莫道蓟门书信少,雁飞犹得到衡阳”等句,便以“书信”连言。如果认为此诗中之“信”仍指送“书”之人,那么下而这首诗里的“信”却确为“书”的同义语。元稹《书乐天纸》:“金銮殿里书残纸,乞止荆州元判司。不忍拈将等闲用,半封京信半题诗。”“京信”加“封”,显然指物,意思非常明确。可见“信”的函札之义虽系后起,但时间并不很晚。而以“书”指信件的古义,一直沿用至今。写“惠书奉悉”,作为“收到来信“的文言写法,是很常见的。

《昭明文选》把“书”分为“上与“书”两类。“上书”,如秦李斯的《上书秦始皇》(即《谏逐客书》)、汉邹阳的《上书吴王》等,为向帝王陈述意见的文字,属于奏议的一种,“书”,如汉司马迁的《报任少卿书》(即《报任安书》)等,为私人往来的函札,即今天所说的“书信”。

古时与“书”相近的文体,还有“启”和“笺”,均为奏记一类,略同“上书”和“表”。但不限于时引,亦行于上官、师长及朋友之间。至于“札”“牍”“简”“帖”,最初是各冈{5写l-具而得名的。写在木板上的称“札”“牍”,写在竹片上的称“简”,写在布帛上的称“帖”,所以书信又叫“朽札”“手札”“尺牍”“简牍”“手简”等。称“帖”的如晋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陆机的《平复帖》等,都是书信,后人以“帖”名之,盖兼重其书法。因为污信须装入封套,故亦称“函”或“函札”因为须加缄封,故亦称“缄札”;因为信笺每页直书八行,“八行书”成为书信的通称。其名以时异或因指称时各有侧重而不同,实际还是一回事情。

书信重在实用,以陈述为主,论事、抒情、写景等,无所不宜。作为一种独萨的文体,有悠久的传统。《文心雕龙》小说:“详总书体本在尽言,所以散郁陶,托风采;故宜条畅以任气,优柔以怿怀。文明从容,亦心声之献酬也。”可见写信贵在敞开怀抱,尽所欲言。古代许多流传众口的名篇,如上面提到的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直抒已见,发泄愤悒之情,郝酣畅淋漓,毫不掩饰,不愧为显示心声之作,有很高的义学价值和史料价值,成为宝贵的文化遗产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书信在长期写作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格式。像上下款的称呼,因人而异;开头、结尾的致敬祝颂之辞,有许多习用语;抬头、空格等,也有通行的要款。

书信大致可以分为给长辈的、平辈的、晚辈的三种。上款写受信人下款写作书人,中间叙正文,三种书信均同,为明清以来常见的格式,但汉魏六朝的书札,却都先写自己的姓名,后列受信人。《报任安书》的开头“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就是这样。“太史公”,官名;“牛马走”,为司马迁自谦之辞;“再拜”,表示礼;“足下”,为对任少卿的敬辞。南朝梁丘迟的《与陈伯之书》,开头写“迟顿首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末尾复书“丘迟顿首“。“顿首”,示敬,亦前后两见;“无恙”,为正文前问候的通用语。这种先署己名的格式,直到近代仍有人沿川,不过不像先受信人上款的那样普遍。

给长辈写信,上款当然不具名,旧时在称呼之下要加“大人”,后面還得有敬辞和领起正史的习用语,如对父亲,一般上款都写“父亲大人膝下,敬禀者”,未尾“敬请福安”和“男某某叩禀”的下款。从前向长辈言事,要措辞恭敬,书信行文,相应地有许多讲究、以给老师写信说,上款“大人”下的敬辞,多用“座下”等。正文之前,可以以“敬惟”领头,表示问候。下面接写正文,叙述事情,就是一种常见的格式,老师为传道授业之人,故称“道履”(“履”指起居行止,实际是说身体);弟子要侍奉老帅,所以没见老师的面说“违侍”或“失侍”;“高山仰止”,亦多用以表示想念老师。书信用语之须切合双方的关系和身份,于此可见

作为书信整体结构的一部分,常在叙事完结之后,加上“不具”“不备”“不一一”等,谦称书意简略,不能事事详陈,跟着冉用“肃此”“专此”等,以两个字总括一下,然后写请安祝颂的话和下款,表示恭敬。

朋友之间通信,或称仁兄,或称先生,视关系亲疏而定,称呼下面的敬辞,一般用“阁下”“执事”等。“足下”,在战围时多以称君主,后来成为书信中的普通敞辞,习惯于比较亲近或年轻的朋友。

给晚辈子侄写信,比较随便,往往于开头直呼其名,书“某儿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