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信息传递创新.ppt

  1.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细胞信息传递创新.ppt

细胞间信息传递 一 神经传导 特点: 1. 速度快 2. 迅速启动,迅速终止----神经递质局部分泌 3. 作用精确---突触间隙小 二 体液传导 特点: 体液系统的容积大,信息分子浓度低; 效应广泛---血液流向全身 信息分子相同,不同器官组织细胞,效应不同. 信息通路之间相互作用,沟通复杂 体液传导方式: 内分泌: 细胞合成后分泌入血 旁分泌:不经血,直接到达较近的靶细胞 自分泌: 细胞本身分泌,作用自身. 一、细胞间信息物质 定义 细胞间信息物质(extracellular signal molecules) 是由细胞分泌的调节靶细胞生命活动的化学物质的统称,又称作第一信使。 定 义 细胞间信息物质影响细胞功能的途径 第 三 节 受体结构和功能 二、受体作用的特点 可逆性 三、受体活性的调节 磷酸化与脱磷酸化作用 膜磷脂的代谢的影响 酶促水解作用 G蛋白的调节 蛋白激酶A (二)酪氨酸蛋白激酶途径 1. 一条信息途径成员可参与激活或抑制另一条信息途径 2. 两种不同的信息途径可共同作用于同一种效应蛋白或同一基因调控区而协同发挥作用 3. 一种信息分可作用于几条信息传递途径 干扰素诱导JAK、STAT复合体 核内转移及调节基因转录机制 目 录 信息传递的交叉联系 补充内容: Cross Talk of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s R R H AC γ α β GDP α GTP β γ 腺苷酸环化酶 AC ATP cAMP 信息传递过程中的G蛋白 此类受体的信息传递可归纳为 激素 受体 G蛋白 酶 第二信使 蛋白激酶 酶或其他功能蛋白 生物学效应 3. 酶蛋白偶联受体(单个跨膜?螺旋受体) 含TPK结构域的受体 EGF:表皮生长因子 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PD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F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目 录 与配体结合后具有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如胰岛素受体?insulin growth factor receptor, IGF-R??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 与配体结合后,可与酪氨酸蛋白激酶偶联而表现出酶活性,如生长激素受体、干扰素受体。 非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型 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型(催化型受体) 目 录 自身磷酸化(autophosphorylation) 当配体与单跨膜螺旋受体结合后,催化型受体(catalytic receptor)大多数发生二聚化,二聚体的酪氨酸蛋白激酶(tyrosine protein kinase, TPK)被激活,彼此使对方的某些酪氨酸残基磷酸化,这一过程称为自身磷酸化。 该型受体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分裂及癌变有关 * 受体跨膜区由22~26个氨基酸残基构成一个α-螺旋,高度疏水。 * 胞外区为配体结合部位。 * 胞内区为酪氨酸蛋白激酶功能区(又称SH1, Scr homology 1 domain,与Src的酪氨酸蛋白激酶区同源) 位于C末端,包括ATP结合和底物结合两个功能区。 受体结构 * 该受体的下游常含有 SH2结构域 能与酪氨酸残基磷酸化的多肽链结合 SH3结构域 能与富含脯氨酸的肽段结合 PH结构域(pleckstrin homology domain) 识别具有磷酸化的丝氨酸和苏氨酸的短肽,并能与G蛋白的βγ复合物结合 ,还能与带电的磷脂结合 具有鸟嘌呤环化酶活性的受体 胞外  胞内 膜受体 可溶性受体 PKH GC GC   具有鸟苷酸环化酶活性的受体结构      PKH:激酶样结构域       GC: 鸟苷酸环化酶结构域 目 录 ⑴ 受体的结构 4. 与转录因子偶联受体(胞内受体,intracellular receptor) 位于细胞浆和细胞核中的受体,全部为DNA结合蛋白。 高度可变区 位于N端,具有转录活性 DNA结合区 含有锌指结构 激素结合区 位于C端,结合激素、热休克蛋白,使受体二聚化,激活转录 铰链区 核受体结构示意图 目 录 ⑵ 相关配体 类固醇激素、甲状腺素和维甲酸等 ⑶ 功 能 多为反式作用因子,当与相应配体结合后,能与DNA的顺式作用元件结合,调节基因转录。 高度专一性 高度亲和力 可饱和性 特定的作用模式 具有放大效应 配体浓度 受体饱和度(%) 配体-受体结合曲线 第 三 节 主要信息的传递途径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 一、膜受

文档评论(0)

挑战不可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