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时间、人称、空间,三条文脉读.docVIP

《记承天寺夜游》时间、人称、空间,三条文脉读.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记承天寺夜游》时间、人称、空间,三条文脉读 循时间脉络探情之缘起 《记承天寺夜游》中有两条时间脉络非常值得探究,可从中探寻作者乐观旷达、随缘自适情感之缘起。 第一条时间脉络比较明显,为“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按照常识,满月通常出现在阴历每月十五日前后,并以八月十五为最佳,“十月十二日”显然不是常规认知中的赏月良机。那么,为何不算完美的“月色入户”能带给苏轼“欣然”之感呢?尝试从第二条时间脉络中探寻缘由。 第二条时间脉络并没有完全呈现于文本中,需要运用“还原法”探究。首句提到的“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是个有特殊意义的年份。元丰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险遭杀身之祸,后被贬黄州,担任团练副使这样一个有名无实的闲职。元丰三年正月,苏轼到达黄州贬所,生活窘迫、朋友离散,只能在东坡耕田聊以为生;元丰六年四月,苏轼好友曾巩在江宁府离世;七月,弟弟苏辙受苏轼案牵连,在“五年不得升调”之外,再遭贬谪。 由此可知,元丰六年的苏轼在物质和精神上都遭到了巨大打击,接连知晓好友、亲人的遭遇却无能为力。他深夜未眠,也许是因此而烦闷。不过,正是在流落黄州期间,苏轼接触佛法,将儒释道思想融入自己的人生观,并通过耕作、出游排遣自己心中的苦闷。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经典之作均写于这一时期,且字里行间逐渐显露乐观豁达之感,少见消极低迷之态。带着这样苦中作乐的心态,苏轼才能因旁人看来并不完美的月色而“欣然起行”,在自然之中澄明心灵、寄托情怀。 循称呼脉络探情之变化 细读《记承天寺夜游》,发现苏轼对于友人张怀民的称呼在不断变化,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情感的变化。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一句中,张怀民第一次出现,苏轼以全名称之,让读者觉得二人似乎不太熟。查阅资料可知,张怀民和苏轼在同一时期做官,在元丰六年被贬谪黄州(比苏轼被贬晚三年),初到黄州时住在承天寺中。二人本就是至交好友,又因为先后被贬黄州,感情更加亲厚。苏轼之所以在文中先称呼好友全名,是出于对夜晚寻友结果的不确定。这句话中的“寻”字可作为佐证。苏轼去找老朋友,却没有用“访”或“拜访”,而用了“寻”。“寻”是寻找之意,其结果无非两种——“寻而得之”或“寻而不得”。这个夜晚,苏轼也许因为自身和亲友的遭遇而感到悲凉苦闷,他去寻访好友,表面上看是为了赏月,其内心应该也有排解抑郁的想法,但不知贸然前去是否恰当。略显客气的称呼,透露出其内心的忐忑。 幸好,深夜寻友的结果是“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此时苏轼内心已由苦闷忐忑变为欣喜,甚至有些“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快意。于是对友人的称呼变得更为亲切,尽显愉悦之感。 文中最后一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对张怀民的称呼变成了“闲人”“吾两人”。“闲人”是对二人状态的一种描述,对此时的苏轼而言,“闲”是一种人生态度,更是一种面对生活苦难释然、超脱的心境选择。在这一点上,张怀民与苏轼一样,二人是心意相通的知己,因此能够在这个夜晚闲庭信步,共赏美景。此时在苏轼心中,怀民就是自己,自己就是怀民,芸芸众生唯“吾两人”伫立在空明的月光下,感受到心灵的宁静与超然。 循空间脉络探情之升华 苏轼这种乐观旷达、随缘自适的情感,在文本的空间脉络中得到了升华。 通过标题“记承天寺夜游”,作者明确提示了夜游的地点——承天寺。查阅资料可知,这是张怀民被贬黄州后的暂居之处。明弘治年间修纂的《黄州府志》有如下记载:“承天寺,古寺,在今城南,大云寺前,今为民居。”先于他被贬的苏轼此时居住在临皋亭,位于黄州城东南。从地理位置上看,二人的居所相距不远。苏轼在《与陈季常十六首·其五》中也写道:“临皋虽有一室,可憇从者,但西日可畏。承天极相近……”苏张二人居所相近,加上经历类似、思想相通,日常往来自然较多。因此,苏轼才会不顾晚秋微寒和夜深露重,径自去找友人分享心情。此时的苏轼哪里像一个饱经政坛风波的中年男子,分明是个满怀憧憬与希望的少年人。 如果我们从视觉角度体察文本,还会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中发现另一层独具深意的空间。藻、荇是飘荡在水中的浮萍,脆弱无依,犹如苏轼跌宕起伏又难以把握的政治生涯。但苏轼看到的并不是真正的藻、荇,而是“盖竹柏影也”,观察角度也由俯视变为仰视。一个“盖”字,传达出作者从恍惚中回神的细微心理变化。通过水中浮影,苏轼看到的是象征着不屈气节的竹柏,以及空明澄清的月光;透过眼前之景,他看到了更加广袤的天地。有限的现实空间与无限的心灵空间形成对比,体现了苏轼的豁达超脱,也启示读者:学会仰视,可以让“积水”显为明月,将“藻、荇”还原为“竹柏”;可以让眼前的苦难变淡,让心胸变得开阔。 综上,以时间、称呼、空间三条行文脉络细读《记承天寺夜游》,有助于读者剖析文本情感,深入感受文豪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开阔胸襟。

文档评论(0)

丹青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