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的重心是“学”不是“教” 论文.docx

教学的重心是“学”不是“教” 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的重心是“学”不是“教”

【摘要】

在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过于关注教师的“教法”,进而忽视了学生的“学法”,这是不正确的。应该将教学的重心放在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教”。教师应灵活的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更好的帮助学生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成绩。本文站在教师自我反思的角度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就“教”和“学”的关系做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教学,教法,学法

在近些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一些教师的课堂上各种教学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多媒体技术运用娴熟新颖、让人应接不暇,但最终教学成绩却不尽如人意。反之,一些教师的课堂一板一眼、中规中矩、平淡无奇,但教学成绩却能名列前茅。对比这两种情况,不禁让人陷入沉思,教学的重心“教”是“学”?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素养的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从教学的定义来看,教学是两种活动的统一结合。教是学的引导过程,学是教的最终目的。教学的重心应在“学”而不在“教”。

一、部分年轻教师的误区:过于关注教师的教法,从而忽视了学生的学法

笔者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已有十多年,也参加过各种级别的教学比赛,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因此有不少年轻教师和一些备考教师的准教师找我指导课堂教学。在看了他们的教学设计、课件、和听了他们的教学思路后,结合在近几年的听课过程发现部分年轻教师犯了一个本末倒置的错误。过于关注教师的教法,从而忽视了学生的学法。

要知道,课堂既不是以教师为中心,也不是以学生为中心,而是以学习为中心,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以学习为中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一切教学行为、教学态度、教学价值观、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等均指向服务于学生的学习。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管理者,起主导作用,但绝不是主宰者。

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教学任务的承担者,教学质量的体现者。课堂教学取得成功与否,必须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效的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做到了就是一件好课,反之则不然。

说的通俗一点,一节好课的重要标准不是教师教的怎么样,而是学生学的怎么样;不是教师教的出不出彩,而是学生学的出不出彩;不是教师对知识分析的到不到位;而是学生对知识学的到不到位;不是教师的各种能力是否得到了凸显,而是学生的各种能力是否得到了发展。

二、部分经验型教师的惰性:一旦熟练运用一种教学方法,就不再改变

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很少创新教学方法。运用一种教学教学方法教授所有的课程,必然导致课堂枯燥无味,缺乏探究的兴趣。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必然是不理想的。

在笔者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十多年时间,先后在职业高中、私立中学、乡村中学、和城市中学任教。每到一个新的学校的第一年,是最辛苦也是最难熬的。

因为随着教学环境的改变,必须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否则就难以适应新的教学工作,更谈不上出色的完成教学工作。

教师不能因为自己的习惯或者惰性,就将一种教学方法一直运用,下去。因为再好的教学方法也有其局限性。而教学环境、学生的学情都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中。就算是始终任教同样的班级若干年,学情也在慢慢发生着变化。要知道,中小学课堂教学不是服务于教师自身发展,更不是指向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便利。中小学课堂教学的真正目标是指向学生的学习。

三、教师不能以你的认知,去度量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

这么“简单”的题目,你都不会做;这题“简单”我就不讲了;有疑问的请举手,没人举手下一题;这题我都讲了至少不下于十遍了,你还做错。这是一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经常说的一些话。仔细想一想,这些教师是否犯了主观主义的错误呢?这题“简单”是否是相对于你教师而言呢?对于成绩不太好的学生真的简单吗?没人举手,是否学生都会了呢?有没有不会的学生不好意思举手呢?讲了十遍的题目,还会做错。应该有学生的原因,教师也应反思一下。你讲了十遍,学生听到耳朵里面去了吗?学生听懂了吗?如果没有,讲百遍又有何用?

所以教师不能总是臆测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应该主动出击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去了解他们的前概念知识、去了解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情况、去了解他们学习的难点、真正地走入学生当中去了解他们的一切。

只有准确掌握了学生学习情况的第一手资料,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更有针对性和方向性、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是高效的课堂。了解了学生怎么“学”,教师也就知道了怎么“教”。

四、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法,教师应给予不同的教法

有这样一些学生,在某个学科上随随便便、轻轻松松就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而在另一个学科上认认真真、勤勤恳恳,然而学习成绩却总是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有人认为是天赋、是兴趣、是思维,可能确实有之。有没

文档评论(0)

文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700005600002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