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教学在仪器分析课程中的实践探索.pdfVIP

研究型教学在仪器分析课程中的实践探索.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研究型教学在“仪器分析”课程中的实践探索

作者:田向荣高艳清高保卫

来源:《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2020年第02期

摘要:“仪器分析”作为不同专业的基础课程,存在着大型仪器少、课程内容多而教学课时

有限等问题。文章从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主义,以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建构主义以及课程内

容深度与广度并重的发展主义三个方面对“仪器分析”课程进行研究型教学探索与实践。通过运

用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将社会热点案例引入实验教学、优化整合不同专业课程内容设计、引

入虚拟仿真教学等措施,显著提升“仪器分析”课程的教学质量及效果。

关键词:研究型教学;仪器分析;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20)02-0026-03

一、研究型教学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研究型教学以培养创新型和复合型应用人才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的主观能

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

生在学习过程中将探索、研究和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研究型教学的理论基础主要体现在人本

主义、建构主义和发展主义三个方面。人本主义即以学生为中心,建构主义重在强调学生的主

观能动性,而发展主义注重课程的深度与广度,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创新[1]。研究

型教学目前已在“有机材料化学”[2]、“肿瘤生物学”[3]、“流通经济学”[4]等不同学科基础课和

专业课程中进行了实践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仪器分析”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制药工

程、植物保护、中药学、应用化学、食品科学等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植物保护学院是西

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全校开展研究型学院建设最早的学院之一。“仪器分析”是植物保护学院制药

工程和植物保护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在该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探索研究型教学是符合新

形势下建设双一流学科建设的必然选择。本文结合作者在“仪器分析”教学过程中的多年一线教

学实践经验,通过对课程的现状分析,开展了以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和发展主义为理论基础的

研究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二、“仪器分析”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仪器分析”课程目前主要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仪器分析》第四版教材,由朱明华

和胡坪主编[5],该教材为“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该教材第四版共包括14章节的

内容,主要涉及色谱法(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分析(电位分析、伏安分析、库

仑分析)和波谱分析(原子发射光谱、原子吸收光谱、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

等)等内容。需要学生在掌握“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学”以及“高等数学”等课

程的基础上开设。从内容的分布而言,教材内容较多、相对繁杂,对农林院校的学生而言,普

遍反映课程学习难度较大。该门课程共40学时,由24学时理论课程和16学时实验课程组

成。“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所用仪器价格普遍昂贵,教学用仪器数量有限,加之大型仪器维修成

本高,这严重限制了实验教学的开展。例如,用于实验教学的高效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均只有

1台,实验课普遍采用的是教师示范、学生观摩的形式开展,这导致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不能

很好地融合。因此,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内容丰富的“仪器分析”课程任务,以及解决实验

教学大型仪器少而难于与课堂教学内容互相融合的问题,是本门课程教学过程中值得深思的问

题。

三、研究型教学在“仪器分析”教学中的探索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主义教学探索

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他认为人本主义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以“学生

为中心”和“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也就是说教育应当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6]。在教

學过程中,学生不能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灌输者”,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应该扮演

“引导者”和“助推器”的角色。在“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教师角色由“灌输者”向

“引导者”转变?笔者认为将教学思路由“讲解型”向“问题引导型”的转变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尝试针对不同章节的知识点,设计和整理问题库,并以此为导向,引导学生

发现问题,同时结合教材内容以及学科发展最新前沿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答案和观点。值得

注意的是问题引导型教学虽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但并不是说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点

不讲解,考试过程中不考核,而是教师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从中自行总结和归纳知识点。在

具体的执行

文档评论(0)

186****57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